本帖最后由 jz0095 于 2015-5-12 22:15 编辑
相位的超前、滞后及群时延 . . 上图是R、L、C传输网络。 . 中图是各自的相-频特性: 红线Ang[S21]是电阻网络的特性,在全频域内相移=0。 蓝线Ang[S43]是电感网络的特性,在全频域内相移呈滞后0相位状态。 粉线Ang[S65]是电容网络的特性,在全频域内相移呈超前0相位状态。 可见,相位的超前、滞后是以纯阻网络的0相位为参考的。 . 下图是各自的群时延(GD)特性。 红线GD[S21]是电阻网络的特性,在全频域内GD是一斜率为0的水平直线,且GD数值=0。 蓝线GD[S43]是电感网络的特性(左坐标)。 粉线GD[S65]是电容网络的特性(右坐标)。 可见,GD与中图相-频特性的“斜率”一一对应。 . 本例中,输出端的电压相位由回路电流I在电阻R02上产生,电压的超前、滞后,取决于回路电流的超前、滞后于纯阻网络的0相位。回路电流I=E/(R01+Z+R02)。E是信号源的电压源,R01是源内阻,R02是输出端电阻,Z是RLC传输网络。回路电流可以整理成I=Re(I)+j Im(I)形式,在2π范围内解得I相位=arctan[ Im(I) / Re(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