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是说R1只稳定Q4,当然这也是错的:)
不妨把Q4射极对地(交流地,右边Q4的射极也可近似视为交流地)的电阻称作RG,把R7及所有与之并联电阻的总等效值称作RF,那么总闭环增益就是
GC = 1+RF/RG
对于16楼图,GC = 1+(R1//R7)/R2 对于顶楼图,左半边增益 GC = 1+R7/(R1+RE)
这个 RE 是指右半边Q4从E看进去的阻抗,也许可以忽略。
我前面还是孤立地看Q4,认为RG只稳定Q4,这是不对的。其实,是RF和RG的分压网络设定总增益。
我前面说RG的作用是减弱负反馈,这个应该没问题。RG在16楼图中就是R2,显然,R2越小,增益越大,反馈越弱。
现在的关健是2003 datasheets中的“开环增益”中的“开环”理解,我前面简单理解为无外接增益设定电阻(也就是RG=∞,RF=R7)的状态,这大概就是错误的根源!
因为Q4射极接的是恒流源,而且又接了R7负反馈。如果没有RG,负反馈其实是非常强,根本不能放大,几乎成单位增益了!所以“开环”状态并不是RG=∞。
但datasheets里却没有给出“开环”的定义,我猜测是Q4的射极对地交流短路(接个大电容)的状态。
因此,接上RG后,就不是从“浅反馈”到“更浅反馈”,而是从“深反馈”到“正常反馈”,这就容易想通了 :)
--------------------------------------------- 虽然我错了,但我还是能继续找出顶楼电路的毛病。
看16楼图,是用220ohm和2.2ohm设定了100倍增益,顶楼图呢?是用R7和470ohm。 R7可是集成的电阻,精度非常差!手册里典型值150K, 最小值70K,温度系数显然也小不了,直接用它作为RF,实在有偷工减料之嫌…… 而且,设计放大电路的人也都知道,RF和RG绝不只是个比例问题,10kohm:100ohm, 跟 1kohm:10ohm, 比例相同,但性能可能相差千里!
此外,关于对称性问题,我还是**前面观点 :) 有空仿真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