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二极管模型应用之桥式全波整流

[复制链接]
3057|19
 楼主| HWM 发表于 2018-4-1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理想二极管模型,一句话概括之,即

    正偏短路,反偏开路。

由此,可得二极管整流桥约束方程(由两个半桥构成):

    Ud1 ≥ max{Ua1,Ua2}

    Ud2 ≤ min{Ua1,Ua2}

    Id1 ≥ 0

    Id2 ≤ 0

在纯阻负载(无动态元件)前提下,约束方程变成:

    Ud1 = max{Ua1,Ua2}

    Ud2 = min{Ua1,Ua2}

    Id1 ≥ 0

    Id2 ≤ 0

下面给两幅图看看。

评论

"理想二极管模型,一句话概括之,即 正偏短路,反偏开路。" 连门外汉的我都懂,竟有说是错的!还敢说三道四。  发表于 2018-4-1 12:26
 楼主| HWM 发表于 2018-4-1 11: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整流,纯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HWM 发表于 2018-4-1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负载并入一个电容(动态元件),那么就必须考虑前面的那个不等式约束方程。

下面再给两幅图看看。
 楼主| HWM 发表于 2018-4-1 11: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整流,阻容并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HWM 发表于 2018-4-1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上面的问号“?”。
 楼主| HWM 发表于 2018-4-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WM 于 2018-4-1 11:48 编辑

理想二极管模型是二极管模型中最简单且最常用的一个模型。当然,如果要关心正反偏间的“小信号”,那么就用“指数律”模型。先前已经给过详细说明。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1 是指数率还是指数律,我都看迷糊了。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HWM 发表于 2018-4-1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线性分析中有个使用非常广泛的方法,就是分段线性化方法,上述方法就是此法的一个具体应用。

关于这些知识,“21学堂”相关课程梳理中都会论及,感兴趣的可以到时去看看。
 楼主| HWM 发表于 2018-4-1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补充说明一点,由于相关实际电路中存在有各类动态元件(含分布和寄生元件),故实际情况会复杂得多。
xukun977 发表于 2018-4-1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极管符号比较帅,走路上遇到肯定认不出,只能在本贴里认识!

 楼主| HWM 发表于 2018-4-1 15: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正图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xukun977 发表于 2018-4-1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帅哥发明的约束方程也是错的。

思考题:理想二极管的约束方程是下面哪个?
一,当i>0时,v=0;当v<0时,i=0
二,v>=0,i<=0,vi=0


雪山飞狐D 发表于 2018-4-1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HWM 发表于 2018-4-1 11:23
理想二极管模型是二极管模型中最简单且最常用的一个模型。当然,如果要关心正反偏间的“小信号”,那么就用 ...

貌似 指数律指数规律是两个不同的定义,指数律专门指数运算的规律,与乘法交换律同一级别概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xukun977 发表于 2018-4-1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上网就是给大师擦屁股的,大师跟特朗普一样,嘴比裤腰松,想类死我啊!

 楼主| HWM 发表于 2018-4-1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山飞狐D 发表于 2018-4-1 15:36
貌似 指数律 与 指数规律是两个不同的定义,指数律专门指数运算的规律,与乘法交换律同一级别概念?

二极管“指数律”模型指:

    i = Is (e^(u/Vt)-1)

“大信号”下,忽略其中的“-1”,表示成

    i ≈ Is e^(u/Vt)
雪山飞狐D 发表于 2018-4-1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HWM 发表于 2018-4-1 15:44
二极管“指数律”模型指:

    i = Is (e^(u/Vt)-1)

   你这个说法是不是按“类指数规律增长的模型”更妥当?
 楼主| HWM 发表于 2018-4-1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山飞狐D 发表于 2018-4-1 15:57
你这个说法是不是按“类指数规律增长的模型”更妥当?

若不嫌打字(或写字)麻烦,当然是“越详细越好”。
雪山飞狐D 发表于 2018-4-1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山飞狐D 于 2018-4-1 16:25 编辑
HWM 发表于 2018-4-1 16:11
若不嫌打字(或写字)麻烦,当然是“越详细越好”。

概念正确性和严谨性怎能自己随便省略字?况且你这“省略”的“指数律”跟另外一个运算概念的指数律撞上了
 楼主| HWM 发表于 2018-4-1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山飞狐D 发表于 2018-4-1 16:24
概念正确性和严谨性怎能自己随便省略字?况且你这“省略”的“指数律”跟另外一个运算概念的指数律撞上了 ...

谈“概念正确性和严谨性”,这里数学式子都给出了,还能有什么歧义?

反过来,下式倒是很有“商榷”的余地:

    1+2+3+... = -1/12

严格说,那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误导,甚至是忽悠。

注:这是关于那个调查帖子所涉内容之一,到时将会给出完整的评述。

雪山飞狐D 发表于 2018-4-1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HWM 发表于 2018-4-1 16:37
谈“概念正确性和严谨性”,这里数学式子都给出了,还能有什么歧义?

反过来,下式倒是很有“商榷”的余 ...

这个东西不是我自己定义的,是人家老外数学家说的,你要喷去喷人家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HWM

1231

主题

20954

帖子

15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