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检验压敏电阻的质量?

[复制链接]
5446|13
 楼主| qianlong30 发表于 2008-10-3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可控硅上加了一个压敏电阻(14K471),但近来可控硅(BTA41)故障率挺高,<br />是否是压敏电阻未起作用?压敏电阻并联在可控硅两端,同时并联了RC吸收电路.
chunyang 发表于 2008-10-3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当分析故障的原因,压敏电阻用在这意义不大

RC吸收回路的参数要正确选择,可控硅本身的选择也要留有余量。
 楼主| qianlong30 发表于 2008-10-4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我把图传上看一下.<br />220V交流电,负载是个1KW左右的电机,平时电流也就是6A左右,散热可靠.<br />我就怀疑是否是可控硅本身质量不好?我买的BTA41是7元5角的(不含税).<br />产品生产时用电阻做负载,没问题.<br />故障大多出在总装配,第一次接电机负载通电时,可控硅就出现开路故障,如果当时未出现故障的以后工作也基本正常.<br />可控硅不好?
iC921 发表于 2008-10-4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压敏电阻(14K471)和可控硅(BTA41)的手册我都没有

说不上话的啦。<br /><br />当然,俺也认为春阳是对的。毕竟压敏电阻只是一个电压阀门,而RC吸收装置是一个频率阀门,效果要好得多。
tyw 发表于 2008-10-4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感性负载,这点耐压低了些,换成1kv以上的可靠些

<br />根据lz的损坏现象看,不是热过载损坏,象是耐压不够而一命呜乎的.很有可能买的是大兴货.<br />&nbsp;<br /><img src="https://bbs.21ic.com/upfiles/img/200711/2007111993917243.gif">
iC921 发表于 2008-10-4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防胜于保

电感负载在通断瞬间产生的高压是不可避免的,有的控制为了尽可能避开这种高压,采取了过零触发的手段。但如何保护或者说如何让其影响最小则要讲究一些。<br /><br />以RC吸收器为例,我发现许多电路装在电路板侧,以让过压保护相关元件。但为什么不将保护靠前呢?以防为主呢?我的意思是RC吸收器应当尽可能接近高压发生的源端,不要放在电路板上。这样才更有防患于未然的意味。<br />
yewuyi 发表于 2008-10-4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压敏在此频率太低

  
awey 发表于 2008-10-4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把水搅浑,哈哈。。。

1、电感负载在导通瞬间不会有尖峰电压,也没有冲击电流。<br />2、可控硅是电流过零关断的器件,既然是电流过零,对于电感负载,也就没有自感高压,无所谓的尖峰电压。(即使有也不大)<br />
awey 发表于 2008-10-4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控硅 重要的而容易被忽略的参数:dv/dt、di/dt

  
兰天白云 发表于 2008-10-5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LS,电压上升率太快?

  
iC921 发表于 2008-10-6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意思的,请继续

  
yangzq 发表于 2008-10-6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1

故障大多出在总装配,第一次接电机负载通电时,可控硅就出现开路故障,如果当时未出现故障的以后工作也基本正常.<br /><br />------------------------------------------------------------------<br /><br />既然是开路故障,如果以后工作都正常,应该是晶闸管的质量问题吧!<br /><br />
ScarBrough 发表于 2008-10-6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怀疑是质量问题

  
langtuo 发表于 2008-10-6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220V电源保护电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50

主题

353

帖子

2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