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学术交流活动可行性调查

[复制链接]
2127|30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0-22 18: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酝酿了1年多的学术交流活动,将于近日初试。万事开头难,活动耗时耗力,难免影响生活工作等方面,慎重起见,做个调查。

先介绍活动内容:
初期可能是我个人,把视频上传到本坛资料上传区,然后在本版专门发个讨论贴,便于交流。内容包括本科和研究生电路理论与设计。
后期可以请专家来做,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调查内容:
有多少人有意愿参加?(目标人群:电子专业大学生,和需要理论充实的工程师)
参加者是否具有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
由于内容不单单是纯理论,还要实际操作测试,有人愿意捐赠仪器的可能性有多大?(当然这是后话了,可能活动进行一段时间才行)

lgz006 发表于 2016-10-22 19: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支持一个。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0-22 19: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怎么样,先走一个!从模电书上的半导体开始,会吓跑一群人,因为牵扯到统计物理,量子物理。
所以从电路分析基础开始,仅仅是RLC电路暂态分析,这一块,大约耗掉25-30个45分钟!这块非常重要,对电源和通讯设计是最基础的!PPT中每个结果图,得非常熟悉,这个基本功必须的!
开始非常老实,用传统方法,后面逐渐才会走捷径,用快速求解法。

评论

“所以从电路分析基础开始,仅仅是RLC电路暂态分析”。这个方向是对的。先讲RLC稳态分析作铺垫亦可。  发表于 2016-10-22 20:22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0-22 2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稳态分析,专门用零极点分析技术,从1阶分析到4阶,大约耗掉10--15个45分钟!相和教材相比,详细深入的多。
摸摸 发表于 2016-10-22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支持你,但我也不一定会去看,毕竟我只是个接插座装灯泡的电工.
dirtwillfly 发表于 2016-10-23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2365031858 发表于 2016-10-23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0-22 20:06
至于稳态分析,专门用零极点分析技术,从1阶分析到4阶,大约耗掉10--15个45分钟!相和教材相比,详细深入的 ...

支持一下,感觉书中关于零极点稳态分析讲的太少了
戈卫东 发表于 2016-10-23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0-23 14: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摸摸 发表于 2016-10-22 20:11
我支持你,但我也不一定会去看,毕竟我只是个接插座装灯泡的电工.

大家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网站方面不给支持,我去找卖仪器小公司小老板,让其以成本价提供仪器给我们用,我们测试时介绍仪器,所有测试结果图都带上仪器品牌型号等,算是无形的光告,大家双赢,有了仪器我们可以全免费做活动,结果是苦口婆心谈了半天,老板犹豫一会终于下定决心了,说:免邮费吧。。。

看到近千元的仪器优惠了10元,感动得我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戈卫东 发表于 2016-10-23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0-23 14:07
大家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网站方面不给支持,我去找卖仪器小公司小老板,让其以成本价提供仪器给我们用, ...

你应该找大公司,小老板大多不会有那个气魄
戈卫东 发表于 2016-10-23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0-23 14:07
大家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网站方面不给支持,我去找卖仪器小公司小老板,让其以成本价提供仪器给我们用, ...

现在这世道,骗子到处都是,大家都很小心。。。。。。。
lihui567 发表于 2016-10-23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LZ是个资深的专家吧,大力支持一下
HWM 发表于 2016-10-23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LZ:

这玩意儿不需要仪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OTB 发表于 2016-10-23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家?

本大师依然还是要进行教导的就是。

如果你能用小学数学的方法,解释稳定判据问题。

你能用小学的理念,看懂RLC电路。

那才算本事。

没有本事的,才会使用符号,进行列方程解方程的工作。

然而可但是。

超过3次的方程,是无解析解的。

你怎么办?

当然你可以数值计算的仿真。

但这依然不是本事。

仿真本可有可无。

因为最后都要用实际电路验证,而仿真也不过如此。

因此,能设计电路和解决实际的问题的专家,都是小学程度。

信不信有你。

谢谢大家!
OTB 发表于 2016-10-23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说方程。

即使一个三极管放大电路。

你也无法提出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

但人人都把Vbe当作0.7V。

如果不是本大师的教导。

你们都不知道这是反馈的结果,而不是解析解的结果。

这就使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的杰作。

连学术界和教科书都不懂装懂的照搬照抄。

OTB 发表于 2016-10-23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么有小学的文化程度。

你如何大事化小,小事化疗地提炼电路模型?

学术界和教科书的书呆子们,会列超越方程。

但是只能对于已知道的电路,建立模型。

你的超越方程,根本不可能设计电路。

凡是用超越方程解决电路问题的,几乎都是书呆子,而且他们必定一无所获。

反馈本来就是一个小学程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避免解超越方程。

所以,你的符号问题,不算哲理,更不是一个合格的音乐家所能说的出来的。

更不是一个合格的哲学家的语录。

与其用符号解决电路问题,那么你为何不用仿真?

仿真结果是你的符号所无法解决的,毕竟你无法解高次方程。

与其说符号是人类的伟大成就。

还不如说,人工智能替人解决了问题。

你会用计算器计算3.15,不算本事,因为是计算器算的。

人类发明计算机是一个伟大成就,但是使用计算机计算电路,就早已不是什么本事了。

设计SPICE的人,是因为懂电路,会设计电路,能解决问题,所以才会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

你什么都不懂,谈何计算机辅助设计?

这从来就是不可能的嘛! 
OTB 发表于 2016-10-23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RLC的传递函数。

就像你的电路原理教科书一样,所谓的回路法,节电法,都是给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编写方便而设计的,不是用来手算的。

你的传递函数,虽然计算机出现前就出现了。

但是人们仅仅会解决最简单的问题。

例如用传递函数,解决2阶环节的瞬态响应方程。

而且还是最简单的2阶环节,稍微复杂一点的,即使传递函数明确,也没有任何人进行任何的哪怕一点点的计算。

因此,传递函数与回路法节电法一样,都是给计算机辅助设计用的。

你的RLC电路的设计,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能设计这样的电路。

那不是直觉,而是本来就是那么回事。

一点不复杂,仅仅就是传递函数把你们弄糊涂了。 

这个传递函数使用SPICE计算频率特性用的。

但设计RLC铝箔电路的人,不需要SPICE或波特图。

其就能达到自己的设计目的。

真正的专家,甚至不需要任何仿真验证,就可以直接作出这些铝箔电路。

而且你还不懂。

你只会用传递函数,并且用SPICE算频率特性。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0-23 15: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WM 发表于 2016-10-23 14:49
LZ:

这玩意儿不需要仪器

所以,你电路水平就很high,就很"羊唇白血"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0-23 15: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就很矛盾,看到一群就懂点皮毛的大师,天天在这吹牛b,我就不想搞这个活动。但看到绝大多人还是迫切需要的,尤其是学生,就想免费搞活动。
所以,一会想搞,一会不想搞,拖了年把了。

xiaonannan92 发表于 2016-10-23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897

主题

22577

帖子

295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