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omputer00 于 2017-2-6 22:55 编辑
9、接触常用元器件 初中那时看到书上介绍说电容可以储电,我开始是持怀疑态度的, 因为我用了一些电容去实验,都失败了。主要原因是我用的电容都很小, 都在10uF以下,然后又直接去点灯泡,当然不亮了。直到后来我搞到 一个470uF的大电容,接到6V的电源上充电后,接到灯泡上闪了一下, 我才真正地接受了电容可以储电这个事实。然后我发现在充电的瞬间, 电流会比较大,再反过来反向充电,电流也很大,这样我就很容易 理解电容的隔直通交的作用了:因为交流电是在不停地改变方向的, 可以看成是不停地对电容充放电。 电阻的特性还是比较好理解的,稍微麻烦一点的是色环电阻, 开始我不会认色环电阻,又没有万用表,只知道它是电阻,具体是 多少欧的就不清楚了。当时资料也缺乏,不像现在网络这么发达, 一搜一大把。后来我从修电视的师傅那学会了怎样看色环电阻, 并且练到了可以说是炉火纯青的地步:拿到一个四环的色环电阻, 可以像读数字那样直接读出它的阻值。当我刚开始学会认色环电阻时, 就在我的同班同学唐面前炫耀,不过还不到一个课间休息的时间, 我就把这项“技能”传授给他了,嗯,看来我还是挺乐意分享的…… 那会对电感的理解也比较粗浅,只看到书上说电感会阻碍交流电 的通过,高频电感要用铁氧体磁芯,以减少涡流损耗,短波天线不 适合密饶,以减少分布电容等等。 三极管的使用和原理是比较难理解的,我看了很多遍,都没搞懂 三极管要怎么用。直到有一天,我在看《家电维修》上对一个高压发生器 电路的分析时,突然有所感悟,是用基极电流去控制集电极电流。然后 我马上找来三极管、电珠、电源进行实验,当我通过一个大电阻给基极 供上一个小电流时,灯泡亮了,这表明产生了一个很大集电极电流,这就 证明了我的理解是正确的。有了这个基础之后,我再去看那些原来不懂的 三极管电路,绝大部分都能看懂了,那会的感觉,就好象突然进入了一个 全新的境界,也许他们所说的顿悟或者茅塞顿开就是这种感觉吧。我用 两个三极管加上电容、电阻搭过多谐振荡器,接上电池让两个LED一闪 一闪的。还用三极管自己设计过延迟电路,装在功放上做延迟输出电路。 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完全通过自己的看书、思考和感悟,弄明白这些东西, 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那时我觉得自己还是蛮厉害的,嘿嘿…… 在做这些电子方面的制作、维修时,经常要用到万用表、电烙铁等工具。 那会我自己没有钱,就跟老爸借了十块钱去镇上买了一个35瓦的内热式电烙铁 (后来我有钱时还给老爸,然而老爸并没有要)。我还自己做过万用表, 用硬纸做成线圈的骨架,上面绕线圈,里面填上石蜡(普通蜡烛融化得到), 游丝是薄铜片减的,表盘自己用圆珠笔画,机身用木头做,再刷上油漆, 表笔用一截小竹管套上一个磨尖的小铜柱。后来看到老爸的高等物理上提到, 表头线圈的骨架使用铝制作,在磁场中运动时会产生涡流,可以增加阻尼, 这样指针就可以更快停下来。然后我就在石蜡里塞了些铝块,不过实际上并 没有看出什么效果,倒是直接在线圈上并联一个大电容后效果不错。后来我 托一个比我大几届的小伙伴罗帮我买了一个十五块钱的小万用表,他在我们 市里上一所技校读书,可以买到这些东西(前段时间听家里人说,罗在外面 意外触电身亡了,哎,挺伤感的,人生无常,珍惜每一天)。 那会我疯狂地收集各种电子元器件,一般从废旧电器的电路板上拆下来, 例如收音机、录音机、随声听、电子镇流器等。我会把元件从板子上一个个 焊下来,然后把脚弄直、弄干净,再分类装到不同的小瓶子里(一般是雪花膏 瓶子,类似广口瓶,比较容易放和取)。一些元器件我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用, 主要是集成电路类的,但我依然把它们当作宝贝一样收好。一些破损的元件, 例如断腿的电阻电容、三极管等,都舍不得扔,尽可能想办法修好。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三极管是MJE13005,TO-220封装的,加个小铝片散热 用在电子镇流器上。有一次电网电压突然升高,学校里的电子镇流器坏了一大片, 然后换下来的都扔垃圾堆了,所以我就收集了好多这样的三极管。另外还有 3DD15这个功率管,TO-3金属封装,黑白电视机的电源调整管用的就是这个, 坏的频率比较高,经常可以在维修店里捡到。我曾经把坏的3DD15的外壳撬开过, 然后利用未坏的那个PN结做成了小型的光电池。 二极管里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1N4007,同样还是电子镇流器里的, 做桥式整流用,同时配合的还有一个400V/10uF的滤波电容。另外就是2AP9, 收音机里用的检波二极管。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