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别被所谓千万像素的广告迷惑

[复制链接]
9283|73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今天打开新浪新闻网站,一个全幅广告条映入眼帘,号称1600万像素,16倍变焦等,数码摄像机,只要999元,还送若干东东云云,与以前电视购物上的爱X泰克忘异拍风格十分相似。
虽然偶是一眼就能看明白,但估计会被迷惑的人还应该不在少数的,所以实在忍不住,写篇**,教一教大家简单的鉴别真伪的方法。

相关帖子

沙发
xwj| | 2010-6-18 07:28 | 只看该作者
是啊,现在的媒体越来越无良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QuakeGod|  楼主 | 2010-6-18 07:39 | 只看该作者
注:本人并非摄影方面的行家,所以很多术语,规格称号等可能不是很准确,在此,仅以自己所学所会,加上自己的理解来解释这个问题。下面所说的内容也不是针对摄影专业人士,只是作为和我一样不是很懂摄影的普通大众的经验交流。

现在相机发展到数码时代,CCD或CMOS感光器件代替传统胶片,确实给使用带来很大的便利,也实现更多功能,很多人都希望能拥有一台好用又实惠的数码相机,形形色色的广告使人眼花缭乱,且大部分都是宣称自己拥有多高的像素,有点像以前的唯CPU主频论,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具有更高像素级别的相机,但是不知不觉就陷入了圈套。

CCD或CMOS感光器件是数码相机的核心部件,性能强弱必然直接影响相机的效果,但是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相机的镜头,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各占50%的比例。
CCD感光器件在相机内部,我们无法直接看到,但是镜头必然外露在相机的最前部,从镜头上就可以判断一个相机的基本性能。
对于普通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主镜头的直径,直径越大,相机就越好。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有些相机,尤其是电视购物上所介绍的,最外面的并不是镜头,而是一块没有屈光度的防尘玻璃,真正的镜头在里面,所以要看最里面的圈,圈越小,则相机越差。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PowerAnts| | 2010-6-18 07:4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是可信的。1000万(甚至是600万)物理像素,插值到1600万,然后4倍光学*4倍数码,也就OK了。

卖999元也太黑了点,太欣方案,BOM成本也就200块附近。

标称像素用插值法这个是公认的,俺这个落**鸭的破手机,标称像素320万,但是我实测实际像素是200万。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QuakeGod|  楼主 | 2010-6-18 07: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QuakeGod 于 2010-6-18 08:03 编辑

下面分成几个部分解释一下偶的论点。

一,镜头直径与镜头焦距和光圈系数的关系。
二,被忽略的亮度
三,微距与广角
四,骗人的插值像素真相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PowerAnts| | 2010-6-18 08: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owerAnts 于 2010-6-18 13:00 编辑

3F,你说的那个圈,是光圈,不是镜头哦。
光圈的用途很广,与快门配合,以取得不同的拍摄效果:如拍人物特写,要用大光圈,取得小的影深,突出人物,而背影稍有些模糊最好;而为了突出运动场景,则可能需要小光圈加较长时间的快门,实现一些拖影。
俺没玩过专业相机,以上是年幼时看书留下的**,摄影专家们别见笑。

改错:5笔的重码真麻烦,6楼中 声影=场景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PowerAnts| | 2010-6-18 08:09 | 只看该作者
镜头镜片的大小,无法用肉眼去看的,因为光圈的孔,永远比镜片要小。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
QuakeGod|  楼主 | 2010-6-18 08:19 | 只看该作者
下面这个是典型正面图片,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QuakeGod|  楼主 | 2010-6-18 08:21 | 只看该作者
本来写这个帖子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偶估计到,这个期间会有人回复,但是没想到这么热情,
看来偶要先把PowerAnts驳倒才能接续写下去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
QuakeGod|  楼主 | 2010-6-18 08: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QuakeGod 于 2010-6-18 15:03 编辑

偶承认,光圈分镜前镜中和镜后,但是就以上图为例,透明的镜头和不透明的塑料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就把前面的那块塑料当成是镜前光圈吧,但是并不影响偶后面的论述,
而且偶们知道,光圈等于镜头直径/焦距,或者说最大光圈=镜头直径/焦距,而且他的光圈是固定的,不可变的,那么就不妨碍偶把光圈直径当做镜头直径来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
QuakeGod|  楼主 | 2010-6-18 08:31 | 只看该作者
那么下图那个可以代表镜头直径呢?



蓝线所指示的部分?绿线?红线?
最后确定应该是红线部分了。
而且从镜头上面的参数看,(如果所标不虚的话)镜头直径应该等于7.5/3.2,为2.3mm.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
QuakeGod|  楼主 | 2010-6-18 08:33 | 只看该作者
下面分成几个部分解释一下偶的论点。

一,镜头直径与镜头焦距和光圈系数,感光芯片尺寸与焦距和视角的关系。
二,被忽略的亮度
三,微距与广角
四,骗人的插值像素真相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3
HWM| | 2010-6-18 08:38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只相信(准)专业的....
光圈小了,白自然遮了百丑。但再继续小下去看看?

相机关键的(且也是值钱的)是镜头。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4
boy4477| | 2010-6-18 08:46 | 只看该作者
数码变焦就是个**勒。
像素大小也不是很重要。像一般家用用不了多大的像素。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5
QuakeGod|  楼主 | 2010-6-18 08:48 | 只看该作者
以标准135相机为例,
焦距50mm,视角53度,感光胶片尺寸36mm*24mm.称为标准相机,
而其他相机虽然尺寸有所不同,但是都符合这个比例。
上图中焦距为7.5mm,按照这个,偶们可以推测,感光芯片尺寸为5.4mm*3.6mm
1/2.5英寸感光芯片尺寸为5.38*4.39mm。所以他的感光芯片尺寸略小于1/2.5英寸,应该算1/3英寸。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6
QuakeGod|  楼主 | 2010-6-18 08:50 | 只看该作者
下面一段文字转自网上:
数码影像的根本是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上每一个像素捕捉光线的能力对最终的图像效果有很大影响。显然单个像素越大越好,但是图像传感器的面积越大,其成本也就越高。而且较大的CCD会需要配合使用较大的镜头,从而让数码相机的体积增加不少。
    所以目前的趋势是在CCD尺寸不变甚至减小的前提下,尽量增加像素传感器的数量,以满足人们对像素贪婪的,豪无止境,但却是不合理的追求。但是CCD尺寸不变,增加像素就意味着单个像素捕捉光线能力下降,从而会引发噪声增加、色彩还原不良、动态范围减小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必然要有对应的技术措施进行补偿。例如像素尺寸减小造成光线不足,最简单的应对办法就是提高芯片的感光度(同时也增加了噪声,又需要降噪处理)。技术的进步总是在尽量减小和消除像素尺寸太小造成的问题,但是较大的像素尺寸仍然是更好图像质量的保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高端机型大多使用尺寸更大的CCD。
    从选择相机的角度来说,可以认为同代的产品,CCD尺寸越大像质越有保证。

    如果两台同代相机CCD尺寸相同,那么像素数较低的产品可能画质更好。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7
编程菜鸟| | 2010-6-18 08:55 | 只看该作者
数码变焦就是唬人的,变焦是变焦,插值后的图像惨不忍睹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
QuakeGod|  楼主 | 2010-6-18 09:21 | 只看该作者
广告上没有指明感光芯片是CCD还是CMOS,假定为CMOS,
大家都知道CMOS有一个开口率的问题,即像素尺寸越小,布线和放大器所占面积比例就越大,导致感光性能更差,所以才有了现在的背照式CMOS传感器,偶不信他用的是背照式的传感器,你信吗?
即便不考虑开口率的问题,要达到1600万像素,像素要做到差不多4500*3500。感光单元的尺寸要做到约为1uM,这在使用65纳米工艺前提下倒是有可能达到。这个先不做计较。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
PowerAnts| | 2010-6-18 09:58 | 只看该作者
记得十几岁时看过的那本《摄像基础》还介绍过超焦距,以前那种用135焦卷的傻瓜相机,镜头也不大,光圈也比较小(这是实现超焦距的两个条件),因此它没有变焦功能,景深从1米外至“无限远”,这个无限远指人眼分辩率已不能识别。

千元以内的玩具相机,有必要跟专业相机比么?这不折腾人嘛
另外,两三千万级别的CCD,现在也有了,不久的将来,将超越传统135胶卷的像素(5000万)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0
HWM| | 2010-6-18 10:06 | 只看该作者
记得十几岁时看过的那本《摄像基础》还介绍过超焦距,以前那种用135焦卷的傻瓜相机,镜头也不大,光圈也比较小(这是实现超焦距的两个条件),因此它没有变焦功能,景深从1米外至“无限远”,这个无限远指人眼分辩率 ...
PowerAnts 发表于 2010-6-18 09:58

“超焦距”,省了调焦(点)....。和“变焦”无关。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QQ:12902840 QQ群,8875908

27

主题

1882

帖子

18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