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4位AD的电路设计时的众多问题

[复制链接]
12153|57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mmax|  楼主 | 2010-11-30 2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DS1248,内带基准、MUX 、PGA、24位deta-sigma AD的。

第一轮板子做回来。
电源是24V/+-15开关电源 => 7805/7905 =>+-5V,然后用两个431生成+-2.5V给AD供电(消耗小于<3mA,431设计能供10mA)

DC/DC,7805/7905大小电容都很足,431也注意配了大小电容(也避开了震荡区域)。布线都很紧凑。数字和模拟都分开,最后在一个点接。

内部基准也按要求配了大小电容。

实测了一下有如下问题。
1)我把AD+/-直接在AD芯片管脚用焊锡短接,发现2ksps的采样时有最大300左右的读数跳动;5sps的时候基本上只有在十几跳动。   这个正常吗?
   因为信号直接是绝对的0,跟调理电路没有关系。只能是基准和电源的问题了。还是deta-sigma就是如此?
      
明天试一试用外部的基准,不求准,只要稳定没有干扰即可。
电源那块,会不会431的输出阻抗太大了,导致纹波,明天试试用LDO生成+-2.5V,然后串小电阻并小电容后再供AD。

24位AD是个挑战呀~

相关帖子

沙发
HWM| | 2010-12-1 00:25 | 只看该作者
电源、基准、布线和信源通道都是关键,缺一不可。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mmax|  楼主 | 2010-12-1 08:46 | 只看该作者
HWM老大,我有个疑问
我是在AD芯片的端口把模拟输入短接(差分输入AD),然后读数,高采样率时候都有变化。
按说跟基准关系不大,跟电源可能关系大一些。

还有具体有哪些措施,呵呵。
针对电源的话?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HWM| | 2010-12-1 08:53 | 只看该作者
Σ-Δ ADC采样率不宜过高,这是其特性所致。具体数据,手册内应该提供。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柳双红| | 2010-12-2 08:58 | 只看该作者
请问 楼主  ADS1248  多通道切换时 采样建立时间如何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mmax|  楼主 | 2010-12-2 22: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max 于 2010-12-2 22:12 编辑

LS,示波器测过,2K sps的时候,用单次读写模式,切换通道、增益,基本上700uS 能读一次数据。

看了很多资料,实际也试过,ADS1248这样的delta-sigma型AD,不适合高速场合。在2k sps的时候,理论上相当于16位的AD,精度做到12位就很好了。

如果5 sps的话,0~2V信号,精度做到16位,分辨率做到19位,花精力还是可以做的到的。

我现在第一轮板子,20 sps,10mV量程,基本上分辨率<1uV。
共模抑制这块,手摸到信号端,读数漂移一点,但是不震荡。

明天试试5 sps时候,再加上软件滤波,一秒读一次数,看看分辨率能到多少位。

硬件上继续优化。。。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pengjianxue| | 2010-12-2 23:00 | 只看该作者
认识上的误区:
   有人认为用24位甚至更多位数的A/D可直接检测nV级信号,例如24位A/D2.5V基准,不用技术处理,就直接检测0.15uV信号。也就是说对15uV的信号,精度可达1%。

  殊不知:
1,要达到24位分辩,A/D转换速率理想条件下只有几hz以下。
2,A/D的分辩率是对A/D口的信号,包括真信号和假信号。
3,测量系统的分辩率与A/D的分辩率不等同,测量系统的分辩率指真信号为0时测量结果的最大变化量。

  也就是说,只有真信号大于真信号为0时测量结果的最大变化量,才能显现。

所以花大价钱,费了很多劲,达不到效果

彭建学  上海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
xwj| | 2010-12-2 23:0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LS正解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pengjianxue| | 2010-12-2 23:13 | 只看该作者
信号检测的极限取决于信号源的内阻抗。

如将A/D输入端直接短路,和输入端对参考地并一个100K欧电阻(假使A/D输如阻抗大于10M欧),在同样的转换速率下,数据跳动差不少。

彭建学  上海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
mmax|  楼主 | 2010-12-3 08: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彭老师指导!

目前还停留在工程调试上,先尽量把精度做高。一边做一边才有一些概念。呵呵。
总之我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遇到问题会请教大家。

这款AD是带PGA的,可以放大128倍,所以我10mV入,到AD那是1.2V左右,系统分辨率反映到AD上分辨率在100uV。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
zjp8683463| | 2010-12-3 10:33 | 只看该作者
deta-sigma AD采样速度越高,越差.一般用于高精度,低速度系统采集.
一般采集速度低于20HZ时,ENOB会有18位~20位左右(开关电源要低2位左右)。如果加上一些数字滤波处理
20位的分辨率是可以满足的,但频响基本只有5~10Hz。看你系统的要求了。
如果是控制系统,建议你用16位SAR ADC,用数字处理之后同样也可以达到16位附近分辨率,但频响要快很多,处理好的话,可以有1K以上响应速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
zjp8683463| | 2010-12-3 12:02 | 只看该作者
从你的数据来看,2K采集只有300LSB,那么ENOB有17位附近,5hz的时候有20位,说明ADC本身已经可以了。
实际采集信号的时候,信号质量可能都达不到20位的稳定度,所有最后的问题可能不在ADC.只有去采集实际信号才好做最后分析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3
hartcomm| | 2010-12-3 12:59 | 只看该作者
我用了一个24位ADC,单通道,7.5kps采样率,采集后经过处理,稳定分辨率可达26位。这种ADC的最大好处就是对前级放大的要求小了。现在我信号放大后峰峰值常常不到1mV。
在前级电路、PCB以及数字处理上再花些功夫,争取在低源阻情况下,能稳定分辨到1nV,有可能甚至1nV以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4
hartcomm| | 2010-12-3 13:0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彭老师指导!

目前还停留在工程调试上,先尽量把精度做高。一边做一边才有一些概念。呵呵。
总之我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遇到问题会请教大家。

这款AD是带PGA的,可以放大128倍,所以我10mV入,到AD那是1.2V左 ...
mmax 发表于 2010-12-3 08:16


这种ADC的放大常常用处不大,特别是信号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甚至有时能引入噪声。我内部放大都没有用。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5
pengjianxue| | 2010-12-3 13:24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信号源内阻即使为0,也很难做出1nV,因为:
1,A/D内部有电阻,电阻存在热噪声
2,A/D内部半导体存在散弹噪声、爆裂噪声
3,不同导体间、半导体间、导体与半导体间存在1/f噪声

所有这些噪声的消除只有通过窄带滤波,即通过降低速度来达到,nV级可能需要数秒甚至数十秒,

然而:

速度很低后,热电势和电化学电势的缓慢变化,难以消除。

当信号小到一定程度,已不具备宏观统计特性,就更难检测了。

量变到质变,极限,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毛主席比我们更适合搞技术。

彭建学  上海



1,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6
pengjianxue| | 2010-12-3 13:3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先不考虑其他众多因素,仅看A/D的基准的稳定度,

1,基准的内阻不可能为0
2,基准的温漂不可能为0,即是恒温,恒温精度有限
3,基准的输入电压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不可能为0
4,基准本身的噪声不可能为0

彭建学  上海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7
pengjianxue| | 2010-12-3 13:4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那一天32位A/D出来了,而且速度达到1HZ,就说明1nV检测不难了。

彭建学  上海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
zjp8683463| | 2010-12-3 19:08 | 只看该作者
13# hartcomm
不是看你采样率有多少,看你数字处理完有多少频响。
你7.5K采样,做个7500平均,那不是才1hz。你的数字处理只不过在做了一次deta-sigm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
hartcomm| | 2010-12-3 21:59 | 只看该作者
13# hartcomm
不是看你采样率有多少,看你数字处理完有多少频响。
你7.5K采样,做个7500平均,那不是才1hz。你的数字处理只不过在做了一次deta-sigm
zjp8683463 发表于 2010-12-3 19:08

这个我懂。

24位ADC真是个好东西。分辨率不错。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0
hartcomm| | 2010-12-3 22: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artcomm 于 2010-12-3 22:19 编辑
我认为信号源内阻即使为0,也很难做出1nV,因为:
1,A/D内部有电阻,电阻存在热噪声
2,A/D内部半导体存在散弹噪声、爆裂噪声
3,不同导体间、半导体间、导体与半导体间存在1/f噪声

所有这些噪声的消除只有通过窄带 ...
pengjianxue 发表于 2010-12-3 13:24

今年边做边学边想,有不少心得和想法,这些问题可以有一些办法,软硬兼施,但我现在还不能估计到底有多少影响。
1nV还没到微观领域 宏观规律还是主导。
可能还有些更为重要问题,比如信噪比极低时,前级放大滤波电路的非线性、失真等问题,可能是个问题。
在极弱信号处理中,还缺乏相应分析仪器,比如对弱信号波形和频谱的分析等,示波器是肯定不行的,自己要做这方面的东西。今年做了东西,发现,如果不是别人帮让在上位机类似示波器的软件,可能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
我并不是去测孤立的单纯的1nV,而是可能是微电阻,微电容,弱力等等。当然,不过1nV只是一个设想,因为看到一些弱信号论文,一般是以1nV测量作为一种验证手段。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9

主题

1602

帖子

3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