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忙碌的一天工作过后,面对夜晚的静谧,试想想:
早上上班时,你是不是一进到公司就开始觉得压力山大,总是赶着时间,迫不及待地想把手头上的事做完,害怕或者难以容忍发生意外状况,否则脾气就会失控,容易暴躁或失落?
接着,你把周一到周五安排得满满的,期望忙碌过后能够腾出周末时间彻底休息,可后来发现整周马不停蹄地工作还是会不可避免的带来事与愿违的结果,工作并没有很好地完成;
最后,这种工作方式留给你的,只有满满的安排,效果不佳的工作成果以及疲惫不堪的身体......
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有九成职场人在工作中经常或偶尔感到“心累”,其中,忙忙碌碌却又无所作为成为心累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如今繁忙的工作早已占领了人们闲暇的时光,可为何忙忙碌碌过后,我们的工作成效如此之低呢?
【二】
当然,这并不排除个人能力、协作技能等相关因素。但精读君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你太忙了,忙得你无暇放松。没错,无暇放松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因为人只有在心态放松的情况下,最佳效果才会出现,这也正是心理上的放松法则。
想必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大热天晚上停电,你躺在床上睡不着觉,大汗淋漓,备受煎熬,老在想着这该死的电什么时候才来。而电总是在你着急的时候偏偏不来,但当你最后受够了,人清静了,安定了,也渐渐感觉凉快了,就在你快沉沉睡去的时候,电就来了。忽然间你的房里灯火通明,电风扇转起来了。这样的情形,不是巧合更不是迷信,可以说这是放松之中,你期盼的结果。
情况相同,在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时,如果你总是急于将其完成,也往往难以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结果自然不如人意。事实上,在紧张的工作节奏中懂得放松,反而有益于任务的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放松不是拖延。它们的区别在于:
拖延不能带给你满足感,它是一种心理学上的替代活动——你要完成的工作会不断地萦绕在脑中,拖延可能令你暂时好受一点,但这一天过去,你心里会很失落;
放松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可以是计划好的中途休息,或者是等你这一天的事都做完了,而不是你做着做着走神了。放松当时感觉好,事后感觉同样也好。
【三】
要做到放松,表面上看来是件容易的事,其实不然。因为当你面对的事情出现某种意想不到的局面或当你期盼某种结果时,你的精神会下意识地进入防卫性的紧张状态。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放松呢?
其实,真正的放松应该从你的肌肉开始。以眼部为例,当你读完这段文字后,把头向后靠,闭起你的眼睛,然后默不出声地对你的眼睛说:“放松,放松,不要紧张,不要皱眉头,放松,放松。”如此慢慢地重复通知自己,接着再重复念一分钟......
你会注意到,经过几秒钟之后,你眼睛的肌肉就开始服从你的命令了。渐渐地,你会觉察到,有一只无形的手把你身上紧张的情绪给挪开了。
虽然说起来令人难以相信,可是在这短短的一分钟里,你已经试验过了放松情绪艺术的全部关键和秘诀。你完全可以用同样的办法放松你的脸部肌肉、你的肩膀、你的头部乃至你整个身体。
事实上,放松的方式还有许多。在工作间隙,简单的发会儿呆也是不错的选择。心理学家就曾指出,发呆是一种专注的无意识,对大脑来说是很好的放松机会。
【四】
放松除了有助于个人的工作、生活,对企业的管理与发展也至关重要。
19世纪末,有个名叫华莱士·雅培的医学博士利用专业特长,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创办了一家小小的制药厂。原以为药厂一定会所向披靡,但一段时间下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药厂缺乏竞争力,效率也特别低下。思前想后,他找出了问题的关键——缺乏纪律。
于是,他狠抓纪律,制定了很多纪律方面的条款,甚至还规定员工们每天的饮水量,以尽可能地减少员工离岗上厕所的次数,另外凡是在工作时间讲话的人,一律扣奖金。结果一段时间后,药厂的经营状况更加恶化了。对此,雅培先生十分郁闷。
直到有一次,雅培先生接了一个大订单,他兴奋极了,回到药厂后与员工们分享了自己喜悦。员工们都替他高兴,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严肃而沉闷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因为心情好的缘故,雅培先生也没有横加阻拦。当天下班后,雅培先生统计报表,发现当天的效率居然比平时提高了一些。这引起了雅培的思考。想了很久之后,他得出一个结论:纪律适当放松一些,气氛适当轻松一些,更能刺激员工们投入工作。
后来,雅培先生撤掉了原本在纪律上的诸多要求,他甚至还经常到车间里去走一走,和员工们说几个小笑话。就这样,一个月后,整个药厂的效率竟然提高了40%。现在,雅培创办的雅培药厂已经是全美国最大的药厂之一,它在全球130多个国家设有分公司或分销点,员工多达10万。直到如今,“放松管理”依旧是公司重要的特色文化之一。
可以说,放松的心态拉进了雅培先生与员工间的距离,也让员工更加愉快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可谓双赢的局面。就如马尔兹所说的:成功的法则应该是放松,而不是紧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