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在前帖里提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高教界基本上是照搬美国的模式,而且越来越照搬,可惜,学了个形似而非神似”,不展开说了,要详细评论,HWM这样的资深高教业内人士更有资格,我只简单说说为什么不是神似。就看看我弟弟在美国高校的工作,他所从事的工作内容除了培养学生外(他带的课从本科到博士阶段的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微处理器前沿技术的基础性研究上,他不设计具体芯片,仅研究“未来三五年后的微处理器可能会用到的技术”(这是他的原话),其成果主要是Intel和AMD等微处理器生产商来作为具体产品研发的启示和参考,我们现在和未来所用的计算机中很可能就包含我弟弟的成果和创新,这无疑听起来挺神乎、挺先进的是吧,事实上也是如此,美国高校就是这样不断的在给美国甚至全球的工业界生产知识和人才,反观国内,这种引领工业界发展方向的贡献,国内高校确实做不到,至少是普遍做不到,国内高校教师的整体实力还是与发达国家差远了,这是现实,所以我说“而非神似”。但要做到神似必须从形似开始,国内高校界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基于美式的考核目标,越来越多的国内教授将主要精力用在研究课题和发表论文上,很多不懂的人对此颇有微词,我在1980s上大学时,学校的科研基本上都是应用性产品项目,教授们整天往工厂跑,我都跟着教授去过很多次,当然,基本上干活的就是我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国内高校这么做有其积极意义,那个年代的口号就是送知识下厂、送知识下乡,也确实起到了不少促进作用。到了1990s,国内高校开始越来越注重美式的教授考评、晋升制度,就是说主要看论文的档次和数量,于是天下**一大抄,很多教授为了晋升不惜抄袭或者一稿多投,方舟子打假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夺人眼球的。那么,这个制度错了么,从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没错,高校就应该这样,通过前沿的课题研究给工业界提供方向指导和知识输出,这就要“闭门造车”,参考点不是企业的产品或应用技术而是学术界的观点和同行(当然是指高校和专业研究机构的同行而非工程师)的研究水平,即使是那些少数参与到学术界中来的企业工程师们也得同样做,大家玩的就是“高高在上”,讲究的就是“玄之又玄”,搞工程师那一套还当什么教授?
记住一点,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教授的职责是发现知识、生产知识、传授知识,工程师的职责则是应用知识,将知识变成可实用的产品或技术来提升人类的生活水平。正是因为如此,中国高校大搞论文及教学为主的职称评定机制是必须且合理的,正如法律上要讲究程序正义而非空喊实质正义一样,要实现高校引领工业发展的潮流,只能用适当的激励措施来督促教授们去研究那些未知的领域而不是去做工程师来赚钱,教授们走进企业不应该是为了直接帮助企业研发产品或干脆替代企业的技术研发(1980s时确实如此),而应该是用其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为企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方向和方法建议,甚至试错都是非常重要的。教授和工程师根本就是两类不同的人,讲究的是不同的工作领域和工作方法。
要说中国的教授有问题,那么中国的工程师呢?其实问题更大,有多少中国的工程师会关注高校的科研动态?有多少中国工程师在工作中会大量阅读学术论文?别说这些了,太多的中国大学生走出校门根本不懂如何去工作、如何去做工程师,于是责怪高校、责怪教授,因为高校的教授普遍不懂工程师那一套么,教不出工程师太正常了,其实美国高校的教授们也普遍不懂,那美国的工程师总体上怎么那么厉害?这说起来中国高校和教授们确实也有责任,但不是中国工程师们普遍认为的那种,教授本来也应该不必教学生成为工程师,工程师教育应该是企业的事,当然初级工程师也可以经由职业教育学院来培养但不是大学的事,中国高校和中国教授的责任在于该做的做的太少(就是指那些个由论文体现的研究工作方面),不该做的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的却做的太多(包括那些充当工程师的和要教育学生成为工程师的),大学和职业教育学院是两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