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电路/定理]

酱油启示录——75,“振荡器”那点事

[复制链接]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61
路过打酱油。。|  楼主 | 2014-2-21 1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路过打酱油。。 于 2014-2-21 16:32 编辑

进一步确定其问题所在:

1)振荡器的“封装”,原本就该把闭环路径封装在振荡器内的,而却把其袒露在外面。还要特别加一个“激励源”。所以,“自激”就被扯得支离破碎了。

2)“负阻”原本就是一段负斜率I~V,采用器件和等效没有本质性差别。唯一不太一样的是,等效可能附带有电抗成分,但这完全可以用(正负)电阻和电抗串或并联等效。意味着端口具有电抗性,一般而言是非常正常的,譬如三点式的负阻等效。

3)对于“自激”的不自信,总以为有那么个“妖”在作怪。其实,看看环路增益就一目了然了。关键还是没有搞懂振荡器的本质。

4)由阻抗公式

      Z = Z0 (1 - T0) / (1 - T∞)

可知,若含有电抗成分的话(即存在容感),Z0、T0和T∞可能与频率有关(复数),譬如那个三点式负阻等效。这样一来,Z的实部(电阻)和虚部(电抗)都可能是频率的函数,这一点在三点式负阻等效中已经看到。可能正是这点,被“误解”为负阻(其实整个阻抗)是激励的产物。确实,Z是激励的函数,但是这个激励是振荡环路中的自激信号,必须满足环路条件,而这个条件是电路自身确定的。最终还是振荡器电路本身确定了Z。其实,振荡器中的所有电抗都是频率的函数,但是振荡器自身会“选择”一个合适的频率(单谐)满足环路条件,而这就是首帖说的选频机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2
jz0095| | 2014-2-21 2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z0095 于 2014-2-21 20:48 编辑

“自激”是振荡器内部的闭环反馈
“自激”存在字面上理解的差异,但这不影响需要等效源的原理。
不论是测Zin的电路,还是之后加入电感的完整电路,两个反馈都是闭环的。也就是说,测Zin的负阻时存在闭环的反馈该反馈的存在需要有激励源;当接入L后,L并没有改变产生负阻的条件,即同样存在反馈,反馈离不开激励,该反馈并不能成为取消产生自己的激励源的理由,该反馈不是无源之水。根据产生负阻同样的原理和电路工作的原理,完整电路的模型需要有一个等效的源,其角色与测Zin时源的角色相同。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3
路过打酱油。。|  楼主 | 2014-2-21 23:03 | 只看该作者
还是给个实例分析,就是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用两种方法对比,可以看到其等效性。

其中,C1为BE间电容,C2为CE间电容,L为BC间电感,rbe为BE动态电阻,β为电流放大倍数,忽略ro。采用线性分析

一)直接计算环路增益T

T = - β Zc1 Zc2/((Zc2 + Zl + Zc1||rbe)(Zc1 + rbe))

其中,Zc1、Zc2、Zl分别为C1、C2、L的阻抗。

按环路条件 T = 1 得方程

β Zc1 Zc2/(Zc1 + rbe) + Zc2 + Zl + Zc1||rbe = 0

二)“负阻”等效

断开电感,从此端口看进去的阻抗的计算步骤为

Z0 = Zc2 + Zc1||rbe
T0 = β Zc1 Zc2/((Zc2 + Zc1||rbe)(Zc1 + rbe))
T∞ = 0

Z = Z0(1 + T0)/(1 + T∞)
   = (Zc2 + Zc1||rbe)(1 + β Zc1 Zc2/((Zc2 + Zc1||rbe)(Zc1 + rbe)))
   = Zc2 + Zc1||rbe + β Zc1 Zc2/(Zc1 + rbe)

分离I~U,得环路增益T = - Z / Zl,同样按照环路条件T = 1的方程

Zc2 + Zc1||rbe + βZc1 Zc2/(Zc1 + rbe) + Zl = 0

显然这是一致的。

将器件阻抗表达式代入得特征方程

L C1 C2 rbe S^3 + L C2 S^2 + (C1 + C2)rbe S + β + 1 = 0

可以由此求一般解,不过这里仅考虑稳态条件。令S=j ω代入,得方程组

-L C2 ω^2 + β + 1 = 0

-L C1 C2 ω^2 + C1 + C2 = 0

简化得到

ω^2 = (C1 + C2) / (C1 C2 L)

C2/C1 = β

这就是稳态条件

可以验证,此时的端口阻抗为纯容性,即电阻部分为零,而容抗的大小等于此时电感的感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Lgz2006 + 2 支持老抽此段97%
64
路过打酱油。。|  楼主 | 2014-2-21 23:31 | 只看该作者
此例表明,负阻的“激励”就是其端口输出的功率波经电感反射回去的反射波。而由于电感无损,则负阻也只是零电阻而已,激励下没有产生多余的功率。若电感有损,则由环路条件将确定出与电感损耗等效电阻绝对值相同的负阻。这样,负阻将输出信号能量,而此能量被有损电感损耗掉。

可见,在此并没有任何外来的干预,而只是内部闭环能量流动而已。输入的是电源能量,而能量被消耗在电路中的有损器件中。

此外,由上面的题解过程可见,虽然“负阻”是由反射构成反馈回路,但在此利用了I~U分离方法,避免了使用散射分析。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Lgz2006 2014-2-22 08:26 回复TA
老抽此话属于存在结果表述,并非因果关系描述。老5莫要误读误解 
65
xukun977| | 2014-2-22 07:52 | 只看该作者
路过打酱油。。 发表于 2014-2-21 15:32
进一步确定其问题所在:

1)振荡器的“封装”,原本就该把闭环路径封装在振荡器内的,而却把其袒露在外面 ...


第2)段第一句说法不妥。那个是负导纳。
注:两者不仅仅是倒数关系,性质不同,区别大了去了。这个是数学老师难以理解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Lgz2006 2014-2-22 08:29 回复TA
对老抽要公平 
66
xukun977| | 2014-2-22 09:51 | 只看该作者

To Lgz:

俺是说给其他网友听的。作为粉丝,俺不会和老抽争。

比如说这个所谓的"阻抗公式",黑人公式,实际手工分析中,少有人用(Why??),老抽一看,用的少,应该是高级的缘故,毕竟物以稀为贵!

凑负阻,至少说了3遍了,简单问题复杂化。
一电阻Z跨接于增益为Av的放大器输入和输出端,则根据米勒定理,放大器输入阻抗为Zin=Z/(1-Av),可见,Av>1则Zin为负,比如Av=2时,Zin=-Z

一句话就说清的事,你看他嘟嘟哝哝扯了半天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zrn168168 + 1 赞一个!
67
Lgz2006| | 2014-2-22 10:19 | 只看该作者
这场血争,源于“jz0095  一锅浆糊。  发表于 2014-2-12 18:51”
肯定没糊涂到一锅浆糊程度,只是——你知道的——老抽更擅长玩算术,难免其它有短

老抽重点只是说明:至少就振荡理论而言,负阻与增益是等效(价)的
所以,还是回归到“新分析”讨论的正轨为好
(关于负阻的理解和存在,没有一人怀疑,再去争论就偏了)

@king5555,咱知道老5非常关注”电感特性“
那细细谈谈你对老抽的”电感损耗等效电阻“的原意理解
以及老周”新分析“中"re"理解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8
路过打酱油。。|  楼主 | 2014-2-22 12:19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4-2-22 07:52
第2)段第一句说法不妥。那个是负导纳。
注:两者不仅仅是倒数关系,性质不同,区别大了去了。这个是数学 ...

伙计,买个一姆欧(好像是西门子)的电导,有货吗?

见鬼,你不别扭,可我别扭的很啊。

其实,串联——阻抗、并联——导纳,这么简单的对偶都不懂?啃书十遍去!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9
路过打酱油。。|  楼主 | 2014-2-22 12:21 | 只看该作者
king5555  ~~则由环路条件将确定出与电感损耗等效电阻绝对值"相同"的负阻。----------这段大有疑问,沒有自动裝置如何能达到"相同",況且负阻大于电感等效电阻就可振盪


这个,得另起炉灶——另帖开论。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0
jz0095| | 2014-2-22 12:30 | 只看该作者
路过打酱油。。 发表于 2014-2-21 23:03
还是给个实例分析,就是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用两种方法对比,可以看到其等效性。

其中,C1为BE间电容,C2为 ...

你把“直接计算环路增益T”之前的内容列出来吧,包括电路图、标注电压电流方向、环路的构成、方程。我怕猜不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zrn168168 + 1 很给力!
71
xukun977| | 2014-2-22 12:31 | 只看该作者

唉,不说了,早上发帖时就猜到你会扯duality relationship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2
路过打酱油。。|  楼主 | 2014-2-22 12:56 | 只看该作者
jz0095 发表于 2014-2-22 12:30
你把“直接计算环路增益T”之前的内容列出来吧,包括电路图、标注电压电流方向、环路的构成、方程。我怕 ...

这个不用猜,就一个受控源的单环。怎么整也是那个关系....

具体器件的标识文中应该已经表明,无需图、电压电流方向,甚至地都不要。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3
86hupeng| | 2014-2-22 13:43 | 只看该作者
很多酱油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4
jz0095| | 2014-2-22 15: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z0095 于 2014-2-22 15:41 编辑

那就直接点评结果。
C2/C1 = β
此例表明,负阻的“激励”就是其端口输出的功率波经电感反射回去的反射波。而由于电感无损,则负阻也只是零电阻而已,激励下没有产生多余的功率。若电感有损,则由环路条件将确定出与电感损耗等效电阻绝对值相同的负阻。这样,负阻将输出信号能量,而此能量被有损电感损耗掉。
可见,在此并没有任何外来的干预,而只是内部闭环能量流动而已。输入的是电源能量,而能量被消耗在电路中的有损器件中。
此外,由上面的题解过程可见,虽然“负阻”是由反射构成反馈回路,但在此利用了I~U分离方法,避免了使用散射分析。
C2/C1 = β
以前已经点评过,β是>1的常数,而实际上C2/C1可以>1,也可以<1,所以这个结果经不住检验。

“负阻的“激励”就是其端口输出的功率波经电感反射回去的反射波”
这个可是本末倒置了。是先有“电感的反射”呢,还是先有“供给电感反射量的反馈”呢?产生第一次反馈的输入从哪里来?注意,拿模型说话。所谓的“内部闭环能量流动”是上述逻辑关系颠倒的原理。
从“电感有损”的解释来看,电路存在着变化的空间。可是公式是没有空间的,由不得你圆滑解释。
.
声明:我是不同意“电感反射量提供输入”解释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5
路过打酱油。。|  楼主 | 2014-2-22 16: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过打酱油。。 于 2014-2-22 16:15 编辑
jz0095 发表于 2014-2-22 15:38
那就直接点评结果。
C2/C1 = β
以前已经点评过,β是>1的常数,而实际上C2/C1可以>1,也可以 ...


C2/C1 = β
以前已经点评过,β是>1的常数,而实际上C2/C1可以>1,也可以<1,所以这个结果经不住检验。


注意我的前提,譬如线性ro=∞等。不能拿前提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来比较,那是毫无意义滴。

“负阻的“激励”就是其端口输出的功率波经电感反射回去的反射波”
这个可是本末倒置了。是先有“电感的反射”呢,还是先有“供给电感反射量的反馈”呢?产生第一次反馈的输入从哪里来?注意,拿模型说话。所谓的“内部闭环能量流动”是上述逻辑关系颠倒的原理。


这个看似是个“**和蛋”问题,其实却是个《射频与微波》和《高速电路》的问题,基础是《电磁波》。此地讨论的是集总电路,要说那“第一推动力”,也该追溯到噪声和扰动上。

从“电感有损”的解释来看,电路存在着变化的空间。可是公式是没有空间的,由不得你圆滑解释。

电感加入损耗因素(等效电阻)后,T(S)就不同了。

声明:我是不同意“电感反射量提供输入”解释的。

那你以前的S参数就算白玩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6
jz0095| | 2014-2-22 16: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z0095 于 2014-2-22 17:06 编辑

你的结果经不起检验,要修正的是你的理论,而不是要实际去满足你的条件,例如无负载、不能变电容比等。
电感的反射是存在的,电路里有反射的地方多了去了。在电感位置搁一个有反射的电阻或者有反射的电容,能量能循环起来吗?显然不能。可见,“能量的循环”用反射解释是靠不住的,靠得是有惯性的谐振能量的供给,而谐振能量应该等效为信号源,源模型的持续输出才是电路输出、反馈持续的保障,一切才顺理成章。
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为什么需要源模型的理由,这是有测量事实支持的。你的解释许多都是猜想,例如0电阻云云。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7
路过打酱油。。|  楼主 | 2014-2-22 17:19 | 只看该作者
jz0095 发表于 2014-2-22 16:59
你的结果经不起检验,要修正的是你的理论,而不是要实际去满足你的条件,例如无负载、不能变电容比等。
电 ...

你的结果经不起检验,要修正的是你的理论,而不是要实际去满足你的条件,例如无负载、不能变电容比等。

那叫个“冤枉”啊。我这里的省略(譬如ro)只是不想把式子搞的过于复杂了,拿个异常复杂的式子出来估计谁看了都烦。你感兴趣,完全可以将负载和ro加入,只是多了一大堆东西而已,不影响本质。注意,别拿仿真来比,我可不是“计算机”。要比必须模型一致。

电感的反射是存在的,电路里有反射的地方多了去了。在电感位置搁一个有反射的电阻,能量能循环起来吗?显然不能。

这个你就把“集总电路”和“分布电路”搞混了。具体不说了,那可是一大堆东西。

可见,“能量的循环”用反射解释是靠不住的,靠得是有惯性的谐振能量的供给,而谐振能量应该等效为信号源,源模型的持续输出才是电路、反馈持续的保障,一切才顺理成章。

科学可不是小说,靠讲故事吸引人的。对此,我只能说这么多了。

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为什么需要源模型的理由,这是有测量事实支持的。你的解释许多都是猜想,例如0电阻云云。

那什么源,想用就用吧。我实在没有义务阻止你使用。


这个话题讨论得够多了,谢谢你的参与。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8
jz0095| | 2014-2-22 21:00 | 只看该作者
不用喊冤,没要你细致到仿真的地步,你那个固定的电容比例=B的结论是无论如何经不起检验的,不在于数值,是方向性的离谱。
不要认为反射只跟分布电路有关,集总电路一样有反射,或者说,反射不分集总、分布。想想反射系数的公式就明白了,两个阻抗的关系。
谐振能量有惯性是非常普通的现象,只要接触过衰减振荡的都知道,没故事可讲。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9
路过打酱油。。|  楼主 | 2014-2-22 21:52 | 只看该作者
jz0095 发表于 2014-2-22 21:00
不用喊冤,没要你细致到仿真的地步,你那个固定的电容比例=B的结论是无论如何经不起检验的,不在于数值,是 ...

“我这里的省略(譬如ro)只是不想把式子搞的过于复杂了,拿个异常复杂的式子出来估计谁看了都烦。你感兴趣,完全可以将负载和ro加入,只是多了一大堆东西而已,不影响本质。”

这是我前面的答复,看明白了吗?

其它的就不再答复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0
Lgz2006| | 2014-2-22 21:53 | 只看该作者
king5555 发表于 2014-2-22 21:28
老六大師你好,說我專注電感特性此話怎誁,請明示,非必要我可能不回答。聲明:我沒說***有錯誤只是有 ...

哦,没什么事儿,好久没见了,觉得你比较认真论题
隐约听过讲有源模拟电感什么的,也对”新分析“re”感兴趣,又对本主题涉感跟帖,想必是情有独钟而已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