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定理] 学以致用的时刻来了,关于变压器漏感的!

[复制链接]
7650|101
PowerAnts 发表于 2015-4-13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5-4-13 11:43
你还是没看懂我的意思。

已知某电容容量是C,往某未知RLC上一并,量得谐振频率f,知道的就这些,请问:R ...

这一方法,我数年前有一个贴子有讲过,用来测量寄生参数:测出振铃频率,然后并一个已知电容上去,再测一下频率,便可求出原回路中的寄生电容与回路寄生电感参数。。。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5-4-13 11: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要么以为问题是测一纯电感,要么是以为是LC,已知f=1/sqrt(LC),C一知道,立马用公式套出L=几了。

这样的话,这帖子可就没意思了。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5-4-13 11: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PowerAnts 发表于 2015-4-13 11:49
这一方法,我数年前有一个贴子有讲过,用来测量寄生参数:测出振铃频率,然后并一个已知电容上去,再测一 ...

如何用示波器测振铃f?
大致思路即可。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5-4-13 12: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PowerAnts 发表于 2015-4-13 11:49
这一方法,我数年前有一个贴子有讲过,用来测量寄生参数:测出振铃频率,然后并一个已知电容上去,再测一 ...

凭直觉判断,此方法够呛!
要想准,除非电路是简化RLC,否则分离LC中的L苦难。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5-4-13 12: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方程知识,需要已知4个量,才能确定4个变量(RLCC1)!
PowerAnts 发表于 2015-4-13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5-4-13 12:04
凭直觉判断,此方法够呛!
要想准,除非电路是简化RLC,否则分离LC中的L苦难。

工程计算,误差10%都能接受,你应该知道。

如果要精确,我当一名观众学习学习就行了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5-4-13 12: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PowerAnts 发表于 2015-4-13 12:08
工程计算,误差10%都能接受,你应该知道。

如果要精确,我当一名观众学习学习就行了 ...

还是那句:测量之前,测量对象未知,咋估算误差?
如果事先能指导测量对象数量级,问题简单了,比如寄生C是数pf的,直接并个数百pf的C上去就OK了。
PowerAnts 发表于 2015-4-13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5-4-13 12:14
还是那句:测量之前,测量对象未知,咋估算误差?
如果事先能指导测量对象数量级,问题简单了,比如寄生C ...

有一个已知量就可以解方程组了嘛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5-4-13 12: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PowerAnts 发表于 2015-4-13 11:49
这一方法,我数年前有一个贴子有讲过,用来测量寄生参数:测出振铃频率,然后并一个已知电容上去,再测一 ...

这个略微完善下就实用了:加C1,测f1;加C2,测f2。有此4个已知数,Le就唯一确定了。
有普通信号发生器和普通示波器就行了。
PowerAnts 发表于 2015-4-1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5-4-13 12:29
这个略微完善下就实用了:加C1,测f1;加C2,测f2。有此4个已知数,Le就唯一确定了。
有普通信号发生器和普 ...

不需要这么烦琐, C1并不需要知道,只要知道C2, 因为有三个已知量,就容易计算了。

49楼我说错了,这里显然不只是一个已知量,还有F1和F2嘛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5-4-13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PowerAnts 发表于 2015-4-13 12:34
不需要这么烦琐, C1并不需要知道,只要知道C2, 因为有三个已知量,就容易计算了。

49楼我说错了,这里显 ...


不然你避不开寄生参数!不能再简了。
PowerAnts 发表于 2015-4-13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5-4-13 12:41
不然你避不开寄生参数!不能再简了。

你何不按42楼我的所说列方程组呢?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5-4-13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PowerAnts 发表于 2015-4-13 12:45
你何不按42楼我的所说列方程组呢?


第一个方程:
等式左边是3个位置量,右边是已知量f1

第二个方程
等式左边是3个未知+1个已知C1,右边是已知量f2

不做简化,2个方程求3个量?咋求?


PowerAnts 发表于 2015-4-13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5-4-13 12:57
第一个方程:
等式左边是3个位置量,右边是已知量f1

给钱给钱,哈哈
PowerAnts 发表于 2015-4-13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做的PDF,被别人拿去上传赚积分,我倒是没劳到丁点好处,下个别的文档还得花钱买: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5-4-13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PowerAnts 发表于 2015-4-13 14:13
我做的PDF,被别人拿去上传赚积分,我倒是没劳到丁点好处,下个别的文档还得花钱买
...



如上所料,你果真"偷工减料"了,变压器效应你忽略了。3元变成2元,不然你不可能算出来。

PowerAnts 发表于 2015-4-13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5-4-13 18:12
如上所料,你果真"偷工减料"了,变压器效应你忽略了。3元变成2元,不然你不可能算出来。

...

这是测杂散电感的,照样测漏感,工程应用,允许10%以内的误差。

至于变压器效应,你说几条来听听,我学习学习
PowerAnts 发表于 2015-4-13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5555 发表于 2015-4-13 19:17
徐大是不是这样。

绕组分布电容,铁损电阻,不要了?
PowerAnts 发表于 2015-4-13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59楼中,次级电阻也不能忽视,反射到初级的阻值,跟初级相近
 楼主| xukun977 发表于 2015-4-13 20: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PowerAnts 发表于 2015-4-13 19:16
这是测杂散电感的,照样测漏感,工程应用,允许10%以内的误差。

至于变压器效应,你说几条来听听,我学 ...

倘若变压器各项参数,可以随意控制,那么此公式的误差,也跟随变化,误差不可控,50%也是可能的。

你这个得给出使用条件,给出误差因子,好验证公式误差几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