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如何判断一个二极管是否损坏

[复制链接]
2644|13
 楼主| 呐咯密密 发表于 2025-3-27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判断一个二极管是否损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外观检查

观察二极管的外壳是否有明显的烧焦、裂痕或者变形迹象。这些现象往往表明二极管已经发生了严重的过热或者电气故障。如果外壳上有明显的烧焦痕迹或裂纹,基本可以确定二极管已经损坏,需立即更换。

测量正向压降

使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是判断二极管是否正常工作的常用方法。将万用表调至二极管测试档,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接负极。正常情况下,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应该在0.6V至0.7V(硅二极管)或0.2V至0.3V(锗二极管)之间。如果测得的压降值过低(接近0V)或过高,说明二极管可能已经损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测得的压降接近0V,可能是二极管内部已经短路;而如果压降过高,接近开路状态,则可能是二极管内部断路,已经失去了导通能力。

测量反向电阻

除了正向压降,反向电阻的测量也是判断二极管好坏的有效方法。将万用表调至电阻档,红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黑表笔接正极。正常情况下,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应该非常大,基本接近无穷大。如果测得的反向电阻较小,说明二极管可能发生了漏电,甚至是反向击穿,这种情况下二极管已经失去了单向导通的功能,不能再使用。

电路功能测试

在实际应用中,二极管通常会集成在电路中运行,因此可以通过电路功能测试来判断二极管是否损坏。例如,在整流电路中,如果输出电压出现异常(比如输出电压降低或出现较大纹波),可能是整流二极管损坏导致。此时,可以通过逐个测试电路中的二极管来确定问题所在。

高压测试

对于一些特殊应用的二极管,特别是在高压环境下工作的二极管,高压测试可以帮助判断二极管的击穿电压是否符合要求。通过施加一定的反向电压(一般略低于二极管的额定反向耐压值),检测其是否能够正常阻断电流。如果在低于额定反向电压下已经出现反向导通现象,说明二极管已失去正常工作能力。

加热测试

在某些情况下,二极管可能在正常温度下表现正常,但在高温环境中则表现异常。这种情况下,可以对二极管进行加热测试。将二极管加热至其工作环境下的最高温度,观察其工作是否正常。如果二极管在高温下表现出异常,如漏电流增加或失去导通能力,则说明该二极管已经老化或即将失效。

作业天敌在此 发表于 2025-3-31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压测试和加热测试这两个方法很专业啊,适合一些特殊场景
jf101 发表于 2025-3-31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经验
申小林一号 发表于 2025-4-24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
g0d5xs 发表于 2025-5-7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万用表可以测出来的
kaif2n9j 发表于 2025-5-7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都是烧断了,所以你测测就知道了
cen9ce 发表于 2025-5-7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的是用万用表可以测出来,用二极管档位就可以
zhizia4f 发表于 2025-5-7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检查二极管外壳是否有裂纹、变形或烧焦痕迹。
b5z1giu 发表于 2025-5-7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脚断裂、氧化或变色(如黑色焦痕)可能表明内部短路
liu96jp 发表于 2025-5-7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确保二极管极性正确(如环形标记为负极),避免因极性接反导致损坏。
lamanius 发表于 2025-5-7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将万用表调至二极管测试档(通常标有“二极管”符号或“Ω”档)。正向测试:红表笔接正极,黑表笔接负极,正常读数范围为 0.5V~0.7V(硅管) 或 0.2V~0.3V(锗管)。反向测试:红表笔接负极,黑表笔接正极,正常读数应为 OL(超量程) 或极高阻值。
d1ng2x 发表于 2025-5-8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向和反向均无读数,可能二极管内部断路。
t1ngus4 发表于 2025-5-8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将疑似损坏的二极管替换为同型号新二极管,观察电路是否恢复正常工作。
y1n9an 发表于 2025-5-8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简单电路中(如整流电路),接入二极管后测量输出电压,若输出异常(如无电压或电压过低),可能二极管损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认证:苏州澜宭自动化科技嵌入式工程师
简介:本人从事磁编码器研发工作,负责开发2500线增量式磁编码器以及17位、23位绝对值式磁编码器,拥有多年嵌入式开发经验,精通STM32、GD32、N32等多种品牌单片机,熟练使用单片机各种外设。

568

主题

4085

帖子

56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