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续流二极管选型

[复制链接]
23699|65
 楼主| huagaoteng 发表于 2013-3-7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agaoteng 于 2013-3-7 12:44 编辑

继电器线圈电压为24V,二极管有:IN4007、FR107、IN4148、IN5819等等,
普通整流二极管、快恢复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这三类要怎么选择,,
Lgz2006 发表于 2013-3-7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管就行了
gdxizhilang 发表于 2013-3-7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考虑成本,当然快速肖特基比较好。
Lgz2006 发表于 2013-3-7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gdxizhilang 发表于 2013-3-7 16:23
不考虑成本,当然快速肖特基比较好。

好在哪里?
magic_yuan 发表于 2013-3-7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续流二极管决定了继电器控制信号的单向性,若双向信号则不能用续流二极管。
jjjyufan 发表于 2013-3-8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4007 4148 就可以了
储小勇_526 发表于 2013-3-8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4148就好啦
中国机器 发表于 2013-3-12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magic_yuan 发表于 2013-3-7 22:30
续流二极管决定了继电器控制信号的单向性,若双向信号则不能用续流二极管。 ...

貌似楼主说的是并联在线圈上的,不是跨接在触点上的:lol
PZHengwf 发表于 2013-3-13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的是FR107,效果不错
magic_yuan 发表于 2013-3-13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机器 发表于 2013-3-12 22:09
貌似楼主说的是并联在线圈上的,不是跨接在触点上的

多谢大侠!
   续流二极管应该是在继电器的控制端形成一个类似IC内部PIN双向保护二极管的结构,从而使继电器内部线圈的感应能量得到释放。触点一般是没接保护二极管的,我理解错误了。
中国机器 发表于 2013-3-13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国机器 于 2013-3-13 22:44 编辑

客气啥,楼主说的二极管是直流驱动的继电器在线圈断电的时刻,泄放继电器线圈产生的反电动势的东西

“续流二极管应该是在继电器的控制端形成一个类似IC内部PIN双向保护二极管的结构”这个说法太过分了【真的】!

我感觉您是尖端科技学多了,反而忘记了最基础的电感的自感效应及处理方式,这个电路保护的是继电器线圈的驱动电路;

其实泄放的电动势方向是固定的,就是相反于继电器线圈的驱动电压,泄放是单向的,OK?

继电器触点两端使用二极管,是没有用的,触点之间物理断开了,二极管做神马用?

ouyunhuai 发表于 2015-7-5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续流二极管型号 有没有什么公式可以计算的呢
maychang 发表于 2015-7-5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ouyunhuai 发表于 2015-7-5 01:12
续流二极管型号 有没有什么公式可以计算的呢

1、二极管反向耐压大于继电器绕组工作电压。
2、二极管正向峰值电流大于继电器绕组工作电流。
zyj9490 发表于 2015-7-5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关断时,对电路糸统有影响的,表示续流管选择不当,散发出大良,长时间的幅射或传导干扰,应选用超快速的二极管,消特基管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耐压有点低。
oldzhang 发表于 2015-7-5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ldzhang 于 2015-7-5 12:41 编辑

继电器并联的二极管,不是什么BUCK电路中的续流二极管,由于继电器线圈的是感性负载,作用是吸收驱动三极管在断开时继电器线圈的自感电压,根据楞次定律,电感上的电流在减小时,会产生一个自感电压,这个电压的方向是正电源端为负,驱动管集电极为正,这个电压会击穿三极管,所以在继电器上并联一个吸收二极管,吸收这个自感电压。你的继电器24v,这几个都可以用的,用4148就行了。不知道你说的续流二极管是不是并联在继电器控制线圈上的二极管。
maychang 发表于 2015-7-5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zyj9490 发表于 2015-7-5 12:33
如果,关断时,对电路糸统有影响的,表示续流管选择不当,散发出大良,长时间的幅射或传导干扰,应选用超快 ...

二楼Lgz2006已经说过:“普通管就行了”。
我也认为,根本没有必要选择快速二极管。
15楼oldzhang也说:“继电器并联的二极管,不是什么BUCK电路中的续流二极管”。
zyj9490 发表于 2015-7-5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yj9490 于 2015-7-5 17:59 编辑
maychang 发表于 2015-7-5 13:36
二楼Lgz2006已经说过:“普通管就行了”。
我也认为,根本没有必要选择快速二极管。
15楼oldzhang也说: ...

很有必要,本人在一个项目中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大功率的继电器在关断时会引发糸统的问题,换了大功率,TVS管才解决的.其实能量的放掉不是瞬间的,持续的高频振荡.外部电压续流高一点有助于快速放完.
zyj9490 发表于 2015-7-5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maychang 发表于 2015-7-5 13:36
二楼Lgz2006已经说过:“普通管就行了”。
我也认为,根本没有必要选择快速二极管。
15楼oldzhang也说: ...

如果站在糸统层面上不会这么简单下结论.
maychang 发表于 2015-7-5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zyj9490 发表于 2015-7-5 14:42
很有必要,本人在一个项目中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大功率的继电器在关断时会引发糸统的问题,换了大功率,TVS管才 ...

还是请Lgz2006回复吧。
@Lgz2006
Lgz2006 发表于 2015-7-5 17: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更多考虑
第一,电路ms级以下时间参数对机械触点影响给予忽略
第二,即便是1N4000反向恢复时间也远低于ms,正向导通时间更小
第三,驱动管极间电容,继电器寄生电容足以使高速二极管无用武之地
第四,电感储能的消耗主要依靠饶组电阻,一般处于过阻尼状态

所谓漏感(尚不完全清楚17楼所指)影响(若有的话)的消除,依靠分布电容和阻尼管接入位置解决
所谓高频振荡怎么能轻易发生到可觉察可影响的程度
所谓系统问题还要考虑些什么

手机版不能接受@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

主题

114

帖子

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