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经验知识]

模拟电路设计思维训练用小题一个

[复制链接]
楼主: xukun977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101
maychang| | 2015-1-29 0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maychang 于 2015-1-29 09:41 编辑
king5555 发表于 2015-1-29 00:00
区分太细未必是好,刚刚徐大在另帖中都已经表示要善用近似值,很多书中分析LC振荡器是以h参数进行的,不过 ...


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四版》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第五版》



再拉本洋人的教材,当做虎皮
(美)博伊尔斯塔德 《模拟电子技术》

此书第12章的标题是“功率放大器”。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2
Lgz2006| | 2015-1-29 07:18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是浅见,而且是不止一个人的
沒有比111楼更清晰的了——小信号参数不再被用于功率放大器基本设计了
浅见,在于你(并非特指)根本没接触它——功放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3
路过打酱油。。| | 2015-1-29 09:10 | 只看该作者
maychang 发表于 2015-1-28 22:58
不知道为什么此帖本来讨论推挽放大器,却又扯出BJT模型来。
BJT模型有多种,但是无论哪一种,都不可能用在 ...

这话
BJT模型有多种,但是无论哪一种,都不可能用在功率放大器上,至多只是个参考。

欠妥。

任何现实器件的逻辑描述都可称其为器件模型,而非局限于小信号模型。现代的CAD手段如此发达,这个概念更应该得以建立。况且,当下已经具备了完备的建模理论和技术(其实早期就存在有几个经典的模型,本人就曾经提到过)。

前面那几帖说的所谓T、π和h,虽然也都是模型,那才是功率放大器中极少用的。所以,我说:
其它的什么器件模型和参数之类的就不说了,基本是惨不忍睹....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4
路过打酱油。。| | 2015-1-29 09:23 | 只看该作者
必须补充一点:

射频PA不在其涉之列。估计这里玩RF-PA的也不多,故不具体说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5
maychang| | 2015-1-29 09:50 | 只看该作者
路过打酱油。。 发表于 2015-1-29 09:10
这话

欠妥。

路过兄果然严谨。
如果老兄把实测得到的曲线或者表格也算做模型,那么我在111楼所说应该改成“BJT小信号模型有多种,但是无论哪一种小信号模型,都不能用在功率放大器上,至多只是个参考”。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djxf 2015-1-29 10:45 回复TA
的确,模型都有其适用范围。实际上,即使是小信号模型,估计也不是凭空分析或计算出来的,可能也是将实测数据往模型去套或者根据模型去测数据 
106
djxf| | 2015-1-29 11:00 | 只看该作者
gx_huang 发表于 2015-1-28 08:48
当年的勇,不是仅仅所谓的高分。
数学高分,你见过几个是背出来的?
电路分析等课程,难道有见过靠背得高 ...

理论和实践都很重要,但也不能用一个方面去否定另一个方面,爱因斯坦估计也不会组装收音机(他的工作只需一张桌子一支笔一张纸,外加一个脑袋而已),据说没人照顾的话可能生活都不能自理,但这能说明啥呢?

套句俗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说到底还得有个“真理”来供检验不是?真理哪来的?很多时候可能就是空想出来的。但只要被验证是符合实际的,那么空想也是真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maychang 2015-1-30 14:58 回复TA
“只要被验证是符合实际的,那么空想也是真理”。此话非常非常正确。 
maychang 2015-1-30 14:57 回复TA
爱因斯坦发表论文是1905年,那时还没有电子三极管,当然也没有广播电台,也没有收音机。 
107
xukun977|  楼主 | 2015-1-29 11:38 | 只看该作者
maychang 发表于 2015-1-29 09:50
路过兄果然严谨。
如果老兄把实测得到的曲线或者表格也算做模型,那么我在111楼所说应该改成“BJT小信号 ...

所谓说话严谨,大家都不懂。如果换个意思,这里严谨指的是说话留有余地,()体现在极少用三字上(),大家就懂了。

极少用,言外之意是用的少,好在是可以用,既然可以用,就别说惨不忍睹!!!

如果要是肯定地说不能用,那才有辩驳的必要。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8
xukun977|  楼主 | 2015-1-29 13:50 | 只看该作者

有个很有趣的问题:

对共射放大器计算瞬态响应,得到表达式il/is=f(rbe,cbc,gm.....),而且已知小心号参数如跨导gm是Q点的函数。

现在下个论断:上面表达式与直流工作点Q无关!!!
可能吗?为什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9
maychang| | 2015-1-29 21:43 | 只看该作者
king5555 发表于 2015-1-29 12:05
都表明是浅见,您何必还带刺的批评,反正我是不会在意任何人的批评,更不会与你較真,反而还是認为和你之 ...

大可不必"不敢有丝毫不敬",更不必"从来也沒否定他的见解".
技术进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被否定的过程.
115楼 路过打酱油 不是说了 不妥 么?这个否定很正确.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0
jz0095| | 2015-1-30 07: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z0095 于 2015-1-30 08:22 编辑

T、pi是被作为线性模型、h是被作为线性参数广泛应用的,这已经是共识。我觉得奇怪,怎么又引出诸如“h参数不能用于功率环境的分析”的“矢”。“的”的出处在哪里?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1
YingziSeek| | 2015-1-30 08:49 | 只看该作者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2
xukun977|  楼主 | 2015-1-30 08:51 | 只看该作者
king5555 发表于 2015-1-29 23:14
行事作风就这个样子了一时也改不了,还是需要应有的礼貌,有的时候网络上和谐是重于一切,吸纳不同意见比 ...

国王会讲话,有做领导潜质。
我爱,更爱真理,看到不切合实际的就得说两句。
[ 现代的CAD手段如此发达,这个概念 更应该得以建立。况且,当下已经具备了完备的建模理 论和技术(其实早期就存在有几个经典的模型,本人就 曾经提到过)]

什么'发达','完备',纯粹个人想象。
一个基本事实:模型的研究,远落后当时的设计和工艺水平。当某器件模型研究的差不多了,工艺或设计技术已经过时了。
另一个基本事实:现代尤其是钠米工艺下的MOS管等效模型,远比741运放的原理图复杂的多。
还有个基本事实:器件噪声模型研究至少几时年了,模型很多,但关于诸如1/f噪声模型仍不完备!

有个实用问题,站在模拟电路设计者的角度看,什么样的模型是好模型,或者说评判一个模型优劣的依据是什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3
taoshiyi| | 2015-1-30 11:58 | 只看该作者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4
Lgz2006| | 2015-1-30 14: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gz2006 于 2015-1-30 14:17 编辑

老9这个破帖子怎么能够置顶,肯定行贿了
有何依据?文不对题,哪有思路哪有训练?
咱来个基础训练:推挽功放输出变压器初级两臂绕组,分别并联一个快恢二极管作所谓续流,会有什么意外的结果?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maychang 2015-1-30 15:00 回复TA
这个“基础训练”非常好! 
115
maychang| | 2015-1-30 14:49 | 只看该作者
jz0095 发表于 2015-1-30 07:54
T、pi是被作为线性模型、h是被作为线性参数广泛应用的,这已经是共识。我觉得奇怪,怎么又引出诸如“h参数 ...

在首帖楼主贴出来一个变压器耦合功率放大器电路,66楼又谈到线性模型,就是这么个出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jz0095 2015-1-30 15:26 回复TA
这是在帖中分出的另一个话题,与首帖内容没有关联。“跑题”的事时有发生。 
116
xukun977|  楼主 | 2015-1-30 17:32 | 只看该作者
Lgz2006 发表于 2015-1-30 14:07
老9这个破帖子怎么能够置顶,肯定行贿了
有何依据?文不对题,哪有思路哪有训练?
咱来个基础训练:推挽功放 ...

处处都是训练机会,这不,又有了。
关于上面小信号模型和大信号问题,请看某功率晶体管典型特征:
a截止频率6khz
rc=10k@Ic=1A
rb=5ohms
re=1ohms@Ie=1A
beta=....@...
.......

没用,人家给这些参数干嘛?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7
Lgz2006| | 2015-1-30 18:3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混淆概念了
大功率管参数与功率设计下的参数应用不是一回事儿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8
xukun977|  楼主 | 2015-1-30 20:25 | 只看该作者
Lgz2006 发表于 2015-1-30 18:36
楼主混淆概念了
大功率管参数与功率设计下的参数应用不是一回事儿

听不懂这句何意。
上面那句什么参数在大信号功率放大器中不能用,话也是说了一半,干什么用时/用什么时,不能用???比如计算管子输入阻抗,以便在输入端阻抗匹配,那么此时比较简单的处理方法是使用管子峰值阻抗即可。如果有特性曲线,选取靠中间的输入电压/输入电流即可,

把话讲清楚你要干什么,不要太笼统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9
Lgz2006| | 2015-1-31 08: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gz2006 于 2015-1-31 08:16 编辑

俺的意思是:
@2A是功率管在较高工作点下的参数,其意义等同于“小信号参数”。
它与“小功率管”应用于未级功率电路,其手册h等参数不适用。而应像111,113等楼所言,用大(动态)信号图解法。
例如6楼,同是3AX31,BG1按小信号放大处理,BG2、3则按未级功放基本设计——而不在于“功率绝对值的大小”

俺已经回复你了,也请你抽空把128楼俺的那个训练题给做一做,必要你还可以楼主头衔邀请其他好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0
maychang| | 2015-1-31 09:23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5-1-30 17:32
处处都是训练机会,这不,又有了。
关于上面小信号模型和大信号问题,请看某功率晶体管典型特征:
a截止频 ...

rc=10k@Ic=1A
这里rc仍然是以“微变”测量出来的,即Ic变化足够小。在Ic为其它值例如0.2A时rc就不再是10k。其它参数如beta也是一样,甚至可能变化很厉害,达数倍之多,且可能不是单调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