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运放]

论放大电路的修养

[复制链接]
楼主: OTB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181
OTB|  楼主 | 2018-2-15 2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要想知道梨子什么味道。

谢谢大家!

就需要自己偿偿。

教科书的受害者们,妄图挤不费力,又不参加实践活动,就获得放大电路的设计原理。

No,从来没有这么回事。

你只有自己去实践,才能知道,即使是教科书中的东西,到底在说什么,以及错误和缺陷在哪里。

当然,对于教科书的受害者们来说,这是他们一生都不曾做的工作。

因此教科书的受害者们,从一上学,就是被灌输了不劳而获的思想,例如背课文就是典型的,不劳而获的思想,即想获得前人的知识,同时还不参加任何实践活动。

你可以使用当今的已经存在的运放,但也不过如此罢了。

你不可能知道这些运放的原理,因为不是你设计的。

一个螺丝,也不是你设计制作的,但会用即可。

因为,教科书的受害者们,需要见好就收,不要不懂装懂,想进行运放的“教学”,你首先会自行设计,而不是Cite前人的电路进行“设计”,也不是背诵教科书,因为教科书也不是你写的。

如果不是你自己的“实践结果”,最好不要谈论任何技术问题,因为,你出现抄写课文之外,并无其他事情可做。

还是那句老话,既然你不会设计制作TV,那么会使用TV会看TV即可,但没有必要对于TV原理进行狡辩。

国产大学“教授”就是,仅仅听别人在书里怎么说,他们进行Cite,这就是说,他们自己都不懂,却要进行“教学”,那么这就是模拟放大电路几乎无人知晓的最终原因。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2
OTB|  楼主 | 2018-2-15 22:43 | 只看该作者
所谓的电子技术的业内人士。

谢谢大家!

紧紧就是耳闻目染地接受了电子技术的发展概况。

如果不是真正的从业者,你不可能知道什么是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的从业者,可以形成一个集体,或团伙,进行概念和方法的定义,但这仅仅就是一种方法而已。

那么这个团伙的业内人士,都需要说他们定义的语言,例如失调电压(但本大师从来不承认失调电压的存在仅仅就是维持工作点而已),但本大师也不能说“失调电压”错误,紧紧就是本大师从来不认可“失调电压”,但所谓的业内人士,则是言必称“失调电压”的。

即使如此,本大师依然强烈的人为,业内人士,还不懂起码的放大电路的设计 原则。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3
OTB|  楼主 | 2018-2-15 22:56 | 只看该作者
MIC918之类的其实还是无电流元的所谓CFB模式。

谢谢大家!

所谓的CFB,其实输入电阻较小,仅仅就是一个ClassAB的输出射级跟随器的模式。

正如本大师所教导的:任何输出级电路,其实都可以用于输入级。

这种所谓的VFB于CFB的不同在于:CFB的反馈输入端电阻,太小,其实概念清晰的聪明人,早就知道应该来一级跟随缓冲,于是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所谓的高速高GBW的VFB的CFB就出现了。

其SR很高,仅仅就是输入级有了跟随缓冲。

从而CFB固定反馈电阻的缺点,就被克服了。

此类的SR很高的VFB,是2级放大,多级放大,还不在他们的意识形态之中,因此开环放大倍数很小,也就是80db左右。

通常这类高速的VFB是用于视频驱动的,因为负载电阻够大,因此根本不算功率放大,紧紧就是信号驱动而已,事实上,运放也不过就是信号传递和驱动,负载电阻很大,不算功率放大。

能驱动很大的负载电容,也不算什么不得了的,只要输出端串联一个电阻,通常都不是什么问题。

但吹嘘自己的“无限大带宽”则是国产教科书们的不懂装懂了。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1 是可以驱动75欧姆但非功放,有个缺点若电源急促上电将导致过大电流而烧毀。
184
OTB|  楼主 | 2018-2-16 12:40 | 只看该作者
电源急促上电将导致过大电流而烧毀。

谢谢大家!

这应该就是没有遵守本大师教导所导致的。

运放内部的晶体管,线性不好,IV曲线非常不平直,而且教科书的受害者们还大肆鼓吹“降低功耗”,殊不知降低功耗就是加大非线性,貌似有一种歪理邪说,在MOSFET运放里,以线性度差为荣,那么在高速的CFB或VFB中,烧毁就很正常了。

请牢记本大师的教导:虽然非线性很多情况下可以帮助问题,但如果晶体管线性足够差,那么除了降低GBW之外别无他方,如果像CFB之类的,即想要一个很大的GBW和SR,又使用线性度很差的晶体管,那么这样的CFB是无法出厂的,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测试的。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5
OTB|  楼主 | 2018-2-16 12:48 | 只看该作者
例如LDO就是一个概念错误导致的。

谢谢大家!

7805类的稳压电源的设计是合理的,利用了三极管的IV曲线的恒流特性。

而LDO利用的是三极管的饱和状态,而且还恬不知耻地认为:可以降低功耗。

但这是一个概念错误。

饱和方式工作的三极管,没有恒流特性,是一个可变电阻,如此稳压电源,只能凑合用,但远不可能有很好的调节效果。

但也不是不能用,但比7805之类的利用三极管恒流特性的稳压电源相比,PSRR之类的指标,相差甚远。

事实上,有史以来,人们对于稳压的要求从来不高,只要不过电压即可,所以LDO是可以使用的,但远谈不上好的稳压效果。

那么CFB的设计者们,也“学习”了LDO的非恒流特性三极管的使用方法,从而设计了线性度很差的放大电路,而且还妄图用“负反馈”来提高线性,又不懂的本大师的教导,那么问题早晚就会出现。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6
OTB|  楼主 | 2018-2-24 21:18 | 只看该作者
蒸馏水虽然纯净。

谢谢大家!

就像“高保真”一样。

但没有人会去喝蒸馏水,毕竟太过于无味了。

高保真,紧紧就是一个学术界的“想象”而已,凡是不真正了解喇叭的人,都必定追求“高保真”。

正如“蒸馏水”一样,虽然“保真”,但人们却愿意饮用“碳酸饮料”。

然而,音质问题并不出在这里。

毫无疑问,学术界指导思想下的“运放电子滤波”依然如同“蒸馏水”一样,不仅毫无味道可言,而且令人反感。

这是必然的。

看来,没有什么东西是学术界所妄想的“线性”以至于“匀速直线运动”。

要知道,这2个可以学术界取胜的法宝啊!

既然喇叭不是进行“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就需要“2次谐波”,毕竟这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的。

而不是什么“偶次谐波”。

然而者依然不是音质问题的答案。

非常奇怪的就是:凡学术界所鼓吹的方法,都必定全部都是音质不好的方法。

看来学术界的人士,都是饮用“蒸馏水”以至做菜不使用“酱醋茶”等调味品的。

就好像,学术界的人士,都不食人间烟火似的,然而正好相反,学术界的人士,本应该在“四苗”里面,但事实上,如此之类的学术界人士各个其实都是“花和尚”。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7
OTB|  楼主 | 2018-2-24 21:28 | 只看该作者
即使一头驴。

谢谢大家!

拉磨的时候,也不可能“匀速圆周运动”吧?

因此,即使一个农民也可以把面活好。

无论在音响领域,学术界如何“滔滔不绝”。

真正生产音响的企业,却没有一个敢唯“学术界”而是的,因为音质效果能否被接受,完全取决于与学术界无关的情况。

如果这个音响企业,不想倒闭,那么唯一出路就是,远离学术界关于音响的任何“理论”。

不信你就走这瞧。

是啊,喇叭这个东西,对于学术界来说,太不可理解了。

学术界对于喇叭的理解,与喇叭自己对自己的理解,南辕北辙,从而风马牛不相及。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8
OTB|  楼主 | 2018-2-24 21:34 | 只看该作者
真正能做好音响的。

谢谢大家!

其实是一个“厨师”而不是学术界培养的“博士”。

不信你就走这瞧。

运算放大器,很可能不是因为本大师所教导的“线性度”过于差劲,而反倒可能就是线性度太好了。

线性度很好的运放,配合高精度的理想RLC,所造就的“电子滤波”电路,肯定就是完全的不能入耳。

而且如此设计的人,还永远不可能知道问题的答案。

因此,本大师的教导就是:凡是依赖学术界的理论进行音响设计的,你们还是拉倒吧,音响与你们完全无关,事实上,功率分频器的做法,才是真正能令喇叭的声音入耳的方法之一。

而且本大师可以非常肯定的说:学术界永远不知道为何如此。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9
OTB|  楼主 | 2018-2-24 21:37 | 只看该作者
学术界永远也不可能发现“谐波”的奥秘。

谢谢大家! 

但能把音质调校到“入耳”地步的老工人,肯定不懂什么叫作“谐波”,因为这仅仅就是学术界的无能为力而导致的仪器测试结果。

但即使学术界能通过仪器发现“2次谐波”,但这依然不是问题的答案。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0
OTB|  楼主 | 2018-2-24 21:39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学术界真能发现音响的奥秘。

谢谢大家!

那么这绝对就是一个巨大的科技突破。

但显然这个突破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是不可能出现的。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1
OTB|  楼主 | 2018-2-25 21:25 | 只看该作者
那些音质效果“干净,明亮,尖锐,柔和”的商业“使用运放的电子滤波电路”的功率放大电路。

谢谢大家!

都是只管“设计电路”而不抬头望路的人。

完全不考虑喇叭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然了喇叭方面的教科书,也肯定如同“运放”,除了设计者之外,其他人都是“临渊羡鱼而从不准备结网”之人。

因此,如今的功放,只能发出“干净”但明显感觉缺了点什么的,肯定是属于“单薄”的效果。

貌似没有什么“谐波”。

然而无论商业功放的SR是如何的小,都不能改变电子滤波使用运放的“干净,明亮,尖锐”而且还“柔和”的明显音质歪曲的效果。

因为,运放电子滤波所妄想的“高保真”,对喇叭来说从来都是“低保真”,喇叭的运动从来没有顺畅过,从而在所谓的高保真的“运放电子滤波”的驱动之下,只能让喇叭发出歪曲的声音。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2
OTB|  楼主 | 2018-3-1 21:13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所谓的EMI的抗干扰的技术。

谢谢大家!

被如火如荼地不懂装懂。

当然了,西方人的科学精神,是不会撒谎的,但到中国人的嘴里,一切就只能不懂装懂了。

那么人们并不懂得什么是“公共阻抗干扰”。

本大师的意思是说,并没有什么人会真的去研究“公共阻抗干扰”。

电子管放大电路,存在诸多的“公共阻抗干扰”。

其实这才是电子管耐听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电子管所谓平方特性。

2次谐波,是西方科学精神的体现,用仪器进行测试的结果,发现2次谐波在电子管电路中居然存在。

那么2次谐波就是“公共阻抗干扰”的一种体现。

为什么说“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滤波电路”简直就是“不堪入耳”。

是因为没有“公共阻抗干扰”。

公共阻抗干扰肯定可以产生2次谐波。

而且很可能就是公共阻抗干扰非常擅长产生2次谐波。

教科书及其受害者们大言不惭地说:2次谐波对于电网的“危害极大”。

殊不知,对于“电网”来说,你还真无法用“运算放大器进行电子滤波”。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3
OTB|  楼主 | 2018-3-1 21: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OTB 于 2018-3-1 21:21 编辑

这里给大家来一段教科书及其受害者们的“理论".

谢谢大家!

    
多么地无知和无耻.

把具备科学精神的西方人的东西,照抄一遍,你就可以编写教科书受害者们写的"教科书"了?

西方人当然要去用仪器测试电网的参数,但不懂装懂的国产教科书的受害者们,也购买高价仪器,是何道理啊?

简直就是无此道理的嘛!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4
OTB|  楼主 | 2018-3-1 21:20 | 只看该作者
任何电力电子系统.

谢谢大家!

都必定存在"公共阻抗干扰".

因为存在公共阻抗,所以存在公共阻抗干扰.

真要想减小谐波,需要减小公共阻抗.

但你们肯定做不到,如果电厂的容量远大于所有用户的电量,那么就是减小了公共阻抗干扰的意思.

对于所谓的EMI技术,本大师可以肯定的就是: 都是用仪器测试出来的,没有人知道为什么,除了本大师之外.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5
OTB|  楼主 | 2018-3-1 21:27 | 只看该作者
既然喇叭出好的声音,需要2次谐波.

谢谢大家!

那么对于其他的设备而言,例如电动机,也肯定就是2次谐波为好.

虽然变频器之类的产生"奇次谐波",但是这是必然和无法避免的,公共阻抗的存在,导致"奇次谐波"到处"传染".

另外,要说明的事实就是: 如果教科书及其受害者们,不能用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来解释EMI问题,那么显然,对于任何现实问题,教科书及其受害者们,都是一无所知,和不懂装懂,除了用高价仪器"测试"之外.

教科书受害者们定义的"指标",都是都跟科学精神的西方人学习来的,而且他们还无耻地认为: 如此一来,用高价仪器测试"指标",就好像出国留学一样的可以浑身镀金了,然而事实就是,驴粪球,表面光.

对于国产教科书的受害者们来说,本大师可以负责地告知的就是:你们TMD知道个P.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6
OTB|  楼主 | 2018-3-1 21:42 | 只看该作者
就算是运算放大器.

谢谢大家!

本大师都不承认所谓的"共模电压".

就更不用说所谓电网的"共模电压"了.

对于电网来说,所谓的"共模电压"充气量算是各国用户的GND电压与变压器基准电压的差值,这不是共模电压,而是一个"公共阻抗干扰".

既然连喇叭都能感受2次谐波,那么公共阻抗干扰必定会对所有的用户产生干扰.

那么在过去,开关电源和变频器,没有使用的时候,电网肯定主要就是2次谐波.

开关设备,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噪音发生器.

其产生的高频干扰,是前所未有的.

那么对于所谓的电网来说,过去没有过的问题,如今在高次谐波的作用下,教科书的受害者们发现: 高次谐波导致电缆发热了.

于是,就完全不懂是怎么回事.

但老工人,都能实事求是地进行"电网改造",以便适应高频干扰的需要.

开关设备,仪器开关电路,早已是如今主流,过去的令人感觉良好的电网的2次谐波,早已一去不返.

但应该明确其中的科学原理.

没有本大师的教导,就不可能有人能明白如此道理.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7
OTB|  楼主 | 2018-3-2 18:0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相位裕量的问题。

谢谢大家!

肯定还存在人们尚未认识到的情况。

也就是说除了本大师没有人知道的情况。

教科书及其受害者们所大言不惭的“60度相位裕量”,更多来自2阶环节的特性。

但运算放大器确实按照2阶巴特沃思特性进行校正的,然而他们也不是故意这样设计的,而是极点分离的效果导致了2阶巴特沃思特性。

自控的“滞后超前补偿”,也妄图用“60度的相位裕量”,但并没有任何理论解释,这连巴特沃思特性都不是,但可以成为“贝塞尔特性”,但除了本大师,人们尚未意识到如此方法。

那么,肯定还存在其他特性,本大师的意思就是说“右半平面极点”的问题。

Well。

对于教科书及其受害者们来说,右半平面极点,太可怕了。

然而本大师的教导则是:如果利用了右半平面极点,那么相位裕量可以在很小的情况下,保持高度的稳定。

最小相位,是教科书中的说法,无可厚非,但对于“右半平面极点”谈虎色变,就是教科书受害者们的行径了。

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据说,磁盘驱动设计,就是使用了3阶巴特沃思特性。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教科书中的相位裕量的概念,被下岗了,自控中的‘滞后超前补偿’也失业了。

直接与3阶巴特沃思特性进行比较,就是很好的设计方法。

与开环频率特性完全无关。

教科书的受害者们,永远也不会如此设计。

那么对于“右半平面极点”的问题,那么本大师的教导就是:右半平面极点可以如同左半平面零点一样,进行补偿。

这里的问题,将会非常复杂,因为不是“最小相位”,而且即使2阶环节的特性,教科书也不敢讨论,教科书的受害者更无从谈起。

那么,可以在右半平面极点存在的情况下,20度的相位裕量,得到很好的稳定性,和方波响应。

总的来说,只要闭环的特性接近巴特沃思等特性,那么无论开环频率特性中如何含有右半平面极点,都是无所谓的。

另外。

需要指出的就是:所谓的“稳定裕度”,与方波响应的形状无关,仅仅就是稳定的程度而已。但人们所热衷的“60度相位裕量”,则是为了更好的方波相应形状。相位裕量可以代表稳定的余量,但是这不代表好的方波相应。

一个好的方波相应,其相位裕量可以只有20度或更小,虽然稳定余量降低,但方波响应十分良好。

教科书及其受害者们,很难理解本大师这里的教导。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8
OTB|  楼主 | 2018-3-2 18:24 | 只看该作者
自控中的“频率校正方法”。

谢谢大家!

保证60度相位裕量,是为了稳定余量,但丝毫不意味着方波响应良好。

利用所谓的“平坦而没有波峰波谷的闭环特性”,显然可以实现更好的方波响应,而且贝塞尔特性为最好。

而且如此特性,还同时可以保证相位裕量足够大,巴特沃思特性为60度左右,而贝塞尔为70度左右。

必定还存在其他形式的低通的平坦的频率特性,同时相应余量足够大。

所谓的“平坦的低通滤波特性”,其实是把2阶的震荡环节给“抹平了”。

那么显然,对于教科书的受害者们来说,很难理解,一个2阶环节导致的2个穿越频率的问题。

为了稳定,你不能有2个“穿越频率”,3个也不行,N个就更不可以了。

这没有违反稳定判断依据,但“频率补偿”,都是大事化小,没有人会找麻烦地去寻找2个相位裕量的补偿方法,这里的补偿当然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方波响应。

那么,本大师对教科书受害者们的教导就是:如果有多个穿越频率,那么你的补偿的首要任务,就是变成只有一个穿越频率。

因此,这也同时意味着:人们对于多个穿越频率的系统,没有任何了解,同时也说明,对于N个穿越频率的情况,完全可以存在相位裕量足够小,但方波响应很好的情况出现。

对于磁盘驱动等控制对象来说,因为其本身参数变化很小,所以相位裕量的问题,不是关键的,更何况3阶巴特沃思特性,本身就保证了60度相位裕量。

但教科书的受害者们,还是无法理解N个穿越频率的问题。

再次感谢大家1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9
OTB|  楼主 | 2018-3-2 18:32 | 只看该作者
因此。

谢谢大家!

本大师这里的教导是教导教科书的受害者们,正确理解什么是稳定余量,稳定余量就是相位余量。

为了更好的方波响应,才考虑所谓的“增益裕量”。

稳定裕量在大,也不意味着方波响应良好。

但也可能是,稳定余量越大,方波相应越好,但也可能不是。

一个相位裕量高达100度的系统,方波响应依然可以无法令人满意。

即使此时的增益裕量也足够大,也无济于事。

好的方波响应,来自人们对于闭环特性的研究。

人们目前,仅仅研究了巴特沃思等特性,还有很多人们尚未意识到的特性,这些都可以成为补偿的依据。

但教科书的受害者们还是理解不了。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00
qcxqcx| | 2018-3-6 23:2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天气不错
谢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