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的唯一指标就是方波相应的形状。
谢谢大家!
输出的方波越接近于理想方波则越好。
THD充其量算一个必要条件。
事实上从音质本身来说其连必要条件都必要不上。
是教科书及其受害者们的不懂装懂的严重误导。
只要这个国家还有所谓的BG的音响类的标准。
就是这个国家无法制作合格功放的体现。
一个大提琴。
可想而知。
在非理想的功放输出下。
必定就是“浑厚”的。
然而人们形容音质好的“浑厚”现象是一个严重“音染”。
事实上这个所谓的浑厚即使连CLassA都不可能出现。
正确的功放可以正确还原大提琴的声音。
正确的功放的音质绝对没有“浑厚”一说而是实事求是的音质效果。
因为你们当今的功放都是2级放大。
所以放大倍数不足。
即使GBW够虽然事实上不可能够。
也依然不可能没有音染。
因为方波响应是所有商业功放都不敢给出的指标。
所以必定都是音染严重。
再次声明: 浑厚绝对就是一种严重的音染,从而不能作为音质的指标。
与教科书及其受害者的概念错误正好相反。
正确的功放居然就是非浑厚的单薄的效果。
这是一种清晰明亮的感觉。
绝对没有浑厚的音染的效果。
只要比较一下大提琴的真实音质效果。
你就必定发现所有商业功放都是浑厚的音染严重的。
因为当今的音响界。
不能作出方波相应良好的功放。
而且所有方波不理想的功放都必定浑厚。
这是2级放大的固有特色。
你们的那种方波带有圆角的波形的功放可能被教科书的受害者们认为很好。
但这是补偿过渡的体现。
即使SR足够大也无济于事。
依然是不清晰的浑厚的效果。
只要浑厚就必定不清晰。
只要清晰的效果必定音质单薄。
对于熟悉浑厚音质的人来说正确的清晰单薄的效果可能无法接受。
然而清晰和单薄的效果才是正确音质。
你可以看看大提琴的现场而不是被浑厚处理的2级功放的效果。
现实的大提琴效果绝对就是清晰和单薄的。
这就说明音响界的所谓指标形容词的说法几乎全都是错误的。
只要是正确的功放效果。
人们无需定义各种形容词形容音质。
仅仅就是人们无法制作合格的功放。
才产生了各种片面的形容词来形容音质。
这都是教科书受害们的典型症状。
只要不是教科书的受害者。
那么就是正常人。
所有正常人都能自己分辨什么是正确的音质效果。
什么功放的声音最接近实际的声音。
而教科书受害者们的各种形容词的指标则无一例外都是不懂装懂的巨大的误导。
再次感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