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运放]

论放大电路的修养

[复制链接]
楼主: OTB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21
OTB|  楼主 | 2018-6-30 2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THD还是毫无意义。

谢谢大家!

因为你牙根不知道该从“何时开始计算THD”。

一个RC滤波电路,时间常数为1s,你需要在100秒以后,测试THD,才算“准确”。

那么对于放大电路来说,你准备何时开始计算THD呢?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2
OTB|  楼主 | 2018-7-1 16:53 | 只看该作者
Well,Well,Well。

谢谢大家!

看来电阻对于音质的改变。

不亚于电容。

要加入电感,肯定又是“天壤之别”。

通常差动放大电路的“长尾电路”使用“电流元”。

这是概念正确的做法。

但是电流元的“可变内阻”,是可变的。

如果是一个“长尾电阻”,那么电阻就是固定的。

通常电流元的放大电路被称为“有源放大”。

但教科书及其受害者们并不知道“电流元内阻”不是固定的。

但很大即可。

没有人过分关心开环放大倍数的具体数值。

只要一个大概的就可以了。

就足够决定“精度”了。

然而可但是。

在音频放大中。

长尾电流元的问题还是会“暴露”的。

这是与“长尾电阻”进行比较的结果。

电流元的长尾电路,其音质是“纯正的”,但相对于电阻来说则是“稍显模糊”——这是不奇怪的,因为电流元内阻本来就是不“固定的。”

电阻长尾电路,相对于电路元来说,一定会被所有的“听众”接受,因为电阻是固定的,而电流元内阻不固定,所以,电阻的效果就是“清晰和纯正”的。

甚至可以认为“连电阻都可以”生成“谐波和泛音”。

通常音响的DIY者们,都可以发现电流元与电阻的区别,从而只接受电阻而不接受电流元。

然而电流元,是运放为了提高开环放大倍数,被某“工程技术人员”——这个无名英雄所发明的。

因为,教科书及其受害者们从来不提及是谁最早发明了“电流元负载放大电路”——然而,在模拟电路领域,是最能被工程技术人员所“发明创造”的领域。

通常足够多经验的模拟电路工作者,总能进行“发明创造”,而确实模拟电路,具备近乎无限的“可发明创作性”。

电阻负载的“清晰和纯在以至于泛音的存在”——令人印象深刻,这确实比电流元好,音质也肯定会被接受。

然而可但是。

电流元负载,依然是最正确的做法。

这不仅仅就是因为,即使使用了电流元负载,音质也是令人满意的,而且最终的就是,电流元负载因为内阻极大,至少为100K以上,是电阻负载所不能得到的,而且,音质效果,如果不是与电阻进行比较,也是令人可以接受的,因为,电流元负载,是“音质最纯正”的。

而电阻负载,如果电阻不是足够大,则音质“不纯正”——这是音响领域的“专业外行”和DIY们所不知道的事实。

然而教科书及其受害者们,依然没有解决之道。

通常,电流元负载的效果是“稍微模糊,是和电阻比较的结果”但是属于“柔和纯正”。

电流元的音质纯正度,是电阻所永远不可能得到的。

但人们肯定早已习惯了电阻负载的效果。

而且“分立功放”几乎无一例外地“长尾电路为电阻”——这依然是“专业的音响外行和DIY者”们的在“实践中的发现”——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3
OTB|  楼主 | 2018-7-1 17:03 | 只看该作者
曾几何时。

谢谢大家! 

本大师无法接受“长尾电阻”的做法。

因为其音质效果“是歪的”。

于电流元相比的话。

而且无论如何都无法将电阻的音质效果“校正”。

虽然电阻负载的效果“清晰有力”而且还可以产生“令人感觉还不错的电阻谐波和泛印”,但本质上是“歪的”。

这个长尾电阻没有100K以上,音质无法纯正。

本大师注意到:通常人们选择47K,作为长尾电阻。

这是不足以纯正的。

要真正的纯正效果,还是需要使用“电流元”而且电流可控。

电流元负载本来就是相对于电阻负载的一个“技术进步”。

电阻负载的“清晰明亮和泛印丰富”恐怕还是无法和真正的“纯正”相比。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4
OTB|  楼主 | 2018-7-1 17:20 | 只看该作者
因此。

谢谢大家!

使用精度不高的碳膜电阻。

乃明智之举。

音响的真谛不是“刻意制作失真”。

而是“非线性器件”本来就是“失真和产生谐波”的。

如果产生2次谐波,就更好了。

不应该使用“精度过高的器件”。

电容精度不高,因此,适合“校声”。

电子管放大,本质上,没有使用电阻。

因为最后的放大级,没有电阻,而只有变压器。

偏执电路使用电阻是无法避免的。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5
OTB|  楼主 | 2018-7-1 21: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OTB 于 2018-7-2 21:12 编辑

很久以前。

谢谢大大家!

本大师就发现:电阻负载的情况比电流元负载的音质更清晰有力,但不纯正,是歪的,但很有“感染力”。以至于貌似电阻负载情况下,电阻有明显的“谐波”产生。

电流元负载则是纯正的效果,但更柔和,而远不如电阻负载的情况,清晰和明亮。

本大师居然一直就是知道这个情况,但也没有深入研究——事实上,即使研究也得不到什么结论——因为,这就是有意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直到昨天,本大师才惊奇地发现:原来电阻负载与电流元负载的音质是“相差甚远”,远超出本大师的想象。

无论如何,电阻负载的情况,音质都是“歪的”,但一旦人们“适应了”,就感觉不出来了,只有进行电流元比较的时候,才会发现。

电阻负载的情况,有点过于“清晰和明亮”了。不属于柔和耐听的效果。

850功放肯定也是沾了电阻负载的光。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6
OTB|  楼主 | 2018-7-2 21:19 | 只看该作者
本大师还发现。

谢谢大家!

电阻负载的情况下。

失调电压是“纹丝不动”的。

无论三极管是在“室温”还是“烫手的动作状态”,某功放的失调电压永远都是一成不变的“21mV”。

而电流元负载的情况下,失调电压虽然也基本恒定,但其实不是“固定”的,可以有几个毫伏的波动。

这说明:电阻负载的情况下,开环放大倍数几乎“固定不变”,而电流元负载的情况则是经常“波动”的,虽然电流元负载的情形放大倍数非常大,以至于无需关心具体数值,但电阻负载的“精确度”,的确令人印象深刻。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7
OTB|  楼主 | 2018-7-2 21:22 | 只看该作者
然而运算放大器。

谢谢大家! 

全部都是电流元的负载。

那么其“失调电压”总是“波动”的,随温度变化。

而电阻负载的放大电路,例如850之类的,居然可以做到失调电压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教科书及其受害者们所“尚未了结的事实”。

教科书及其受害者们,是非常可耻的。

关于电阻负载的反馈放大电路的“失调电压”几乎对温度不感冒的事实,应该写进毫无意义的国产教科书。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8
OTB|  楼主 | 2018-7-2 21:28 | 只看该作者
也就是说。

谢谢大家!

电阻负载的反馈放大电路的“温度一支笔”为“无限大”。

这简直就是太令人印象深刻了。 

温度抑制比的问题。

虽然难以测量,而且还很难具备“频率特性”。

但温度的大幅变化,而失调电压不变的事实,在电阻负载放大电路的情况下,只能意味着“温度抑制比为无限大”。

那么对于电源抑制比的PSRR来说。

在固定频率,例如100hz的情况下,也应该是PSRR为无限大为“合情合理”。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9
OTB|  楼主 | 2018-7-2 21:30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所谓的温度抑制比和PSRR。

谢谢大家!

说的就是:当温度变化,或电源电压变化的时候,失调电压的变化多少问题。

既然失调电压的变化为0,那么温度抑制比和PSRR就是无限大。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0
OTB|  楼主 | 2018-7-13 19:27 | 只看该作者
所谓的CFB。

谢谢大家!

不知道是哪位学术界的人士,在学习了工程技术人员的电路之后,发明了电流反馈模式的CFB。

Well。

Anyway。

本大师的教导则是:其实CFB反馈电路的本质,就是开环放大电路。一个标准的无反馈模式的放大电路。加入了反馈之后就变成了CFB。

显然CFB的SR是不受电流元限制的,但手电源电压的限制。

CFB功放的音质,本大师感觉,好像正是因为随着信号输入的增大,SR在增大这一特性,就是差动放大电路所谓无法比拟的。

也就是说;CFB的音质,完全可以差动结构的强很多。

音量越大,CFB的音质就会更好,因为SR紧紧受电源电压限制。

当然了,多级放大是可以做到不断增多的SR,但与CFB原生的高SR,还是无法比拟的。

但多级放大的放大倍数更大,CFB是不可能提高放大倍数的。

CFB是用很高的SR来弥补反馈系数很小的不足的。

从音质来说:多级放大的“强劲有力,清晰纯正”。而CFB则紧紧就是SR很高,其实“线性误差”是比较大的。

但CFB的音质,属于“清澈”类型的。

而多级放大,则无法用“清澈”来形容,多级放大是不同于CFB效果的“清晰明亮和纯正”。

这2者好像,无法进行比较。

那么,这段教导的意思就是说:CFB仅仅就是一个反馈系数很小的反馈电路,反馈系数越小,则越接近非大环路反馈的效果。

那么,因为“非大环路反馈的反馈系数为0”,所以其实,非大环路反馈的SR也并非很小,事实上,远远高于商业的反馈功放了。

既然CFB的音质,也不过如此,仅仅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清澈的效果”——而这是因为反馈量的不足,以及开环放大倍数更小导致的,可以认为属于“耐听”效果。

所以,非大环路反馈,不会比CFB“强太多”。

虽然本大师的CFB功放的SR可以达到150V/us,但非大环路反馈的功放通常SR=35V/us,或附近,而不可能很大。

非大环路反馈的功放的带宽也就是100~200Khz。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1
OTB|  楼主 | 2018-7-13 19:35 | 只看该作者
高速高精度放大。

谢谢大家1

是对于任何“干扰”都进行最大程度的“抑制”。

而CFB或无反馈放大,则是进行“干扰的抑制”,但仅仅就是意思意思,不可能进行最大程度的“抑制”,因此,很多“干扰或失真因素”没有被“大幅衰减”,故而其音质就是“清澈和蓬松”的。

而高速高精度的功放,就是“强劲,有力,清晰和明亮”的,与CFB的“松散和清澈”并没有比较的基础。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2
OTB|  楼主 | 2018-7-13 19:47 | 只看该作者
如今的放大电路设计。

谢谢大家!

学术界和产业界仅仅就是最高的3级放大。

那么本大师的教导就是:带宽和SR与开环放大倍数,不可兼得。

CFB的带宽和SR很高,但开环放大倍数不大,也不可能做大。

4558类的运放,开环放大倍数120db,不小,但带宽和SR却有限。

唯一的解决开环放大倍数和带宽矛盾的方法就是进行多级放大。

多级放大,随着级数的增大,开环放大倍数在增大,而且带宽也在增大——这是可以做到的。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3
OTB|  楼主 | 2018-7-30 22:36 | 只看该作者
CFB的音质令人印象深刻。

谢谢大家!

那么非大环路反馈应该音质效果不低于CFB。

CFB是反馈极小的电路,而非大环路反馈则是无反馈的。

CFB的音质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不能说具备“胆味效果”,因为只有“单电源供电的才能具备所谓的胆味”。

具备“胆味”的电子管功放,都是单电源供电的。

双电源供电的诸如LM1876之类的,包括2030~2050在内,与真实的“单电源供电的胆味效果”,相差甚远,此类商业功放,本大师称之为“4558类功放”,凡双电源供电的4558类功放——全都是fake!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4
OTB|  楼主 | 2018-7-30 22:42 | 只看该作者
本大师不准备制作“非大环路反馈功放”了。

谢谢大家!

因为通过本大师设计的CFB功放,可以明显看出,音质效果令人满意。

本大师的CFB的功放效果为:清晰,透彻,解析力很高,很有“空灵感”,具备真实的“立体感”,可以感受,音乐中不同乐器和人声的位置。

这就是低精度的高速功放的共同特点。

CFB功放具备真实的“纯正度”——这是4558类功放,所不可能具备的,即使LM1875接线成为“单电源线路”,也依然是一个fake。

而CFB才是真正的双电源供电,其正负PSRR是几乎一样的。

而4558类的功放,无论1875还是2030都不可能做到。

本大师的教导就是:1875等4558类功放,在双电源模式,是一个fake,因为4558类的功放,在交流放大模式,无法获得正负PSRR的一致,也就是说:4558类的电路,在交流放大的时候,只能采用单电源模式。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5
OTB|  楼主 | 2018-7-30 22:44 | 只看该作者
低精度的高速功放。

谢谢大家!

是人们的听觉能唯一接受的。

高速的特性决定了:音质的纯正,清晰,层次分明——这里的层次分明,是真的层次分明,也许有傻瓜认为1875也层次分明,但其低于10V/us的SR,与CFB显然无法相提并论,1875的层次与CFB一经比较,就立即“原形毕露”了。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6
OTB|  楼主 | 2018-7-30 22:50 | 只看该作者
只管埋头拉车。

谢谢大家!

而不管拉车的方向。

多少有些像CFB。

GBW就像功率。

一定的功率,电流大了,电压就小了。

GBW也是一样,放大倍数大了,带宽就小了,反之亦然。

对于基本固定的GBW来说,带宽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而开环的放大倍数,仅仅就是决定了低频的稳态误差。

即使交流的稳态误差,也是与GBW有关的。

对于喇叭来说,功放的带宽越大越好,既SR越大越好。

虽然高速高精度功放,更加的坚定有力,但对喇叭的控制,对于“严格和精准”,而低精度的高速功放,对于喇叭不是“严格精准”,对于交流放大来说,这就很好,至少事实证明:低精度的高速功放的音质更为令人满意。

当然了,高速高精度的也是很好的。

事实上,很遗憾,人们早已适应了4558类的双电源模式的功放,除非此类功放的电源很高,三极管输出并联的很多,否则无法获得“真实的现场感”。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7
OTB|  楼主 | 2018-7-30 22:55 | 只看该作者
CFB的效果就是。

谢谢大家!

清晰,空灵,层次分明,乐器具备精确的定位感,也许所谓的“结像能力”不如4558类的,但4558类的SR很小,其谈不上所谓的结像问题,因为都是非层次分明的各种乐器的“平面堆积”。

CFB具备真正的“蓬松感”,这是低精度的必然症状,同时也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

高速高精度的功放,绝不可能具备“蓬松感”。

真正的CFB的相位裕量是90度。

做不到的应该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8
OTB|  楼主 | 2018-7-30 23:05 | 只看该作者
CFB的蓬松感。

谢谢大家!

以及所有的CFB令人感觉耐听的效果,来自于高速的反馈,而不追求精度。

这导致了,高频信号,或普通信号的“高次谐波”并没有得到“正确”的放大。

但高次谐波,对于喇叭来说,其实应该并不能很好的还原,或高速高精度可以还原高次谐波,但音质并非感觉很好。

而反倒是,没有精确放大的CFB,对于高次谐波的处理,很是“恰到好处”,从而令人感觉音质正好。

所谓的CFB的蓬松感,其实就是,反馈的精度不高导致的。

对于4558类功放来说,你的SR《10V/us代表了你这个功放的真实带宽,而不是你的开环频率特性中的120db和10M的带宽。

也就是说4558类功放,仅仅就是在音量小到听不到的时候,才能做到120db+10M的带宽——这还是好的。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9
OTB|  楼主 | 2018-7-30 23:08 | 只看该作者
总之。

谢谢大家! 

CFB令人印象深刻。

那么非大环路反馈,很可能具备更好的音质的令人满意程度。

非大环路反馈,对于喇叭的控制,更加的随意。

这可以导致,喇叭在非大环路的反馈控制下,更好地发挥喇叭自身的特点,从而发出令人满意的效果。

但CFB和非大环路反馈,的音质,都不是“结实有力”的。

结实有力,是高速高精度功放的特点。

事实上,很多所谓的专业功放,大功率的,使用了10个1943+5300的。

也依然还是低精度的低速功放。

因为人们压根没有能力制作高速高精度的功放。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40
OTB|  楼主 | 2018-7-30 23:17 | 只看该作者
所谓的数字功放。

谢谢大家! 

显然早就达到了高速高精度的指标。

这是不奇怪的。

高速高精度的功放,也的确就是数字功放的音质特点。

未来肯定就是数字功放的天下。

但这丝毫不是说:人类对于模拟放大电路的认知“早已成熟”,而是几乎“无知”——这才是真实情况。

本大师不知道数字功放的从业者们,是如何工作的,但所谓的D类功放,确实早已达到高速高精度的标准。

这的确是可以出来的。

再次感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