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偏(一):反馈的性质

[复制链接]
7969|252
HWM 发表于 2019-1-18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射随器是“正反馈”,到看不出“自举”(正反馈),基本上是半斤八两的事情。

我那帖已经说得很明确了,这些都是“常识”性的东西。

评论

从射随器是“正反馈”,到“自举”是正反馈,一对好同志。  发表于 2019-1-18 14:28
zyj9490 发表于 2019-1-18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yj9490 于 2019-1-18 15:08 编辑

Ii/IS=R1/(R1+rb),IF/IS=-(rb/(R1+rb)),说明不了反馈情况,唯有环路增益才能说明。rb是基极BE电阻。

评论

不考虑管参数即能做出判断,岂不是更好么。路有多条,选个捷径。23楼我有详细分析,若指出一步有错,便告此路不同。  发表于 2019-1-18 15:35
zyj9490 发表于 2019-1-18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判别一个环路是否正负反馈,跟外部信号没有关糸。跟环路的信号流向,负载效应有关,独立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保持内阻。

评论

“是否正负反馈,跟外部信号没有关糸”此话有毛病。电路反馈性质的判断,与假设输入信号的幅度无关,但并非是不可假设一个输入信号的存在。  发表于 2019-1-18 15:30
 楼主| Lgz2006 发表于 2019-1-18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gz2006 于 2019-1-18 15:30 编辑

@zyj9490 你的等效电路模型过于复杂,一会半会儿看不好。
你看我建立的等效电路模型(基本就是原电路)有否问题,其中未标参数均为不确定。仅就所标参数,尽量分析到哪儿算哪儿。模型不正确请指出,若认可,我便看图说话往下分解。


设自举电阻形成反馈,从我角度看当属并联,因此分析信号流采用电流考量比较方便,最好摒弃电压分析法。
由图可见,源电流Is与流过自举电阻R1的反馈电流If在节点处叠加,输入电流将由“没有反馈”时的Ii=Is变得或增或减。
由等效电路可以看出,当反馈电流0<If=(Vo-Vi)/R1时,If与Is方向相同,Ii>Is,判断反馈为正;
反之,若是0>If=(Vo-Vi)/R1,则判定此并联反馈为负。

因为三极管射随器恒有(Vo/Vi)<1,所以恒有Vo<Vi,所以恒有If<0,也即If方向与Is相反。
因此推断:射随器引入的自举部分电路,恒为负反馈——且与源阻抗以及晶体管参数取值无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判断依据是错的。在目前的图示方向上,判断电流的变化量而不是电流方向。是负的变化量表示跟基准方向相反,标量降低,以简头方向变化为正。变化量之比即可表示正负反馈。  发表于 2019-1-18 16:02
 楼主| Lgz2006 发表于 2019-1-18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gz2006 于 2019-1-18 15:49 编辑
zyj9490 发表于 2019-1-18 15:05
Ii/IS=R1/(R1+rb),IF/IS=-(rb/(R1+rb)),说明不了反馈情况,唯有环路增益才能说明。rb是基极BE电阻。 ...

从混合反馈电路中,正确分离隔离所考察的部分反馈,并建立正确的环路增益模型,并保证其独立性是非常困难(我觉得),所以不敢轻易认同。尤其是当反馈类型又是电压并联,在分析中取Av还是取Ai都要转换,却参数不全。若取跨阻跨到,同样复杂化了。
 楼主| Lgz2006 发表于 2019-1-18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zyj9490 发表于 2019-1-18 15:05
Ii/IS=R1/(R1+rb),IF/IS=-(rb/(R1+rb)),说明不了反馈情况,唯有环路增益才能说明。rb是基极BE电阻。 ...

我们假定一个源信号极性(实际就是标定一个瞬时电压或电流的方向),放大输出极性完全可定。再通过反馈回路产生一个反馈信号,应该也不难标定极性。Xs,Xf各按标定方向,西格玛求和,结了。有何说明不了反馈性质,哪儿错了。

评论

只能独立信号源响应才能叠加。  发表于 2019-1-18 16:18
 楼主| Lgz2006 发表于 2019-1-18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zyj9490 发表于 2019-1-18 15:13
判别一个环路是否正负反馈,跟外部信号没有关糸。跟环路的信号流向,负载效应有关,独立电压源短路,电流源 ...

横平竖直,累死我了。你那么认真,我也得出点力。


现在可以讨论着来了,推倒过程式可以直接打出来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探索真理的劲头,赞一个。  发表于 2019-1-18 17:48
zyj9490 发表于 2019-1-18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9-1-18 17:36
横平竖直,累死我了。你那么认真,我也得出点力。

实际上,算的是IBF/it的传递函数,这二点就是环路虚拟断点的前后电流值之比。

评论

是你的认真激励了我  发表于 2019-1-18 18:11
 楼主| Lgz2006 发表于 2019-1-18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电路运行中,总是取Ri<<Rb。测试时可以视Ri为零,结果可能有利于反方。取另个极端Ri完全开路,这个结果最有意思,若正方仍无法获胜,就可以结论了。
maychang 发表于 2019-1-18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9-1-18 17:36
横平竖直,累死我了。你那么认真,我也得出点力。

先把24楼图贴过来:

        图(1)
咱也横平竖直一个。
抽象化跟随器。图中A非理想运放,开环增益不是无穷大,输入阻抗也不是无穷大。Is为信号源电流,Ii为放大器的输入电流,Ig为偏置电路分去的电流。由于R1存在,Ii将小于信号源电流Is。Is与Ii之差为Ig。
显然,下图输出端通过电阻R2接到反相输入端,该电路具有相当的负反馈。

        图(2)

如果我们把输出端接到电阻R1下端,如下图

        图(3)
那么偏置电流Ig将变得非常小,接近于零(如果是理想运放则Ig为零)。此时放大器输入电流Ii将比前图更接近于信号源电流Is。

Ig接近于零,可以看成存在一个与图(2)Ig方向相反的电流If将其抵消(理想运放则完全抵消),使得Ii更接近于Is。

        图(4)
现在,Lgz兄是否同意此电路中存在经R2的负反馈,并且存在经电阻R1的正反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Lgz2006 :因为存在相当的负反馈,从同相输入端看进去的增益接近于1但小于1。这种情况,不会产生自激振荡。但是,如果电路中R1R2和A等存在相移,有可能输入IN为一个阶越波形,输出OUT为衰减振荡。  发表于 2019-1-18 21:03
这么说吧,足以破坏电路稳定状态的正反馈不提,能不用反馈概念的场合尽量不用。以后还想谈这个。  发表于 2019-1-18 20:58
@Lgz2006 :不忙不忙,看看再说。  发表于 2019-1-18 20:39
嗯,谢谢回复。R2提供了运放电路的基本负反馈无疑,保证运放线性运行,还使得电路处于跟随状态。 R1,看看再说。  发表于 2019-1-18 20:28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4 您这样有疑問,輸出入同电位则Ig为零,何來的If。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Lgz2006 发表于 2019-1-18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maychang 发表于 2019-1-18 19:55
先把24楼图贴过来:

        图(1)

图3电路的特性,非常雷同BJT自举的情况,可有一比。

单从结构看,正反馈优先考虑。除去前面我与9490兄给出的原理或定理判断之外,实在不想用常理推论的方法去强化正反馈认识。比如,直觉告诉我们,并联负反馈降低输入阻抗,那么提升了输入阻抗的并联结构当然就是正反馈,这也是一种强制,一种没有原理定理支持的直觉。图4这个抵消法,结果正确,但有来路不正的感觉。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旁门偏路,做做大体粗略判断可以,但不应该用来对抗原理定理结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5 从头到尾我观念和您一致,自举依靠输出入同电位达成,即零反馈。

查看全部评分

maychang 发表于 2019-1-18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9-1-18 20:54
图3电路的特性,非常雷同BJT自举的情况,可有一比。

单从结构看,正反馈优先考虑。除去前面我与9490兄给 ...

本来我就是“大体粗略”,或者说是“下里巴人”。
zyj9490 发表于 2019-1-18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yj9490 于 2019-1-18 21:07 编辑
Lgz2006 发表于 2019-1-18 17:36
横平竖直,累死我了。你那么认真,我也得出点力。
前提条件:Ru>>Re, B为三极管交流放大倍数。
V0=B*It*Re    <1>
Iu=(B*It*Re)/(Ru+Ri//Rb)  <2>
Ibf=((B*It*Re)/(Ru+Ri//Rb))*(Ri/(Rb+Ri))  <3>
Ii=-((B*It*Re)/(Ru+Ri//Rb))*(Rb/(Rb+Ri))  <4>
V=((B*It*Re)/(Ru+Ri//Rb))*(Ri/(Rb+Ri)) *Rb  <5>
Ibf/It=(B*Re/(Ru+Ri//Rb))*(Ri/(Rb+Ri))   <6>
当Ri=0时,Ibf/It=0;
当RI开路时,Ibf/It=(B*Re)/(Ru+Rb)
以上推导可得以下结果:
Ibf/It >=0,同相,可得正反馈结论
当Ri=0时,无正反馈,实际是趋近于0;
当RI开路时,Ibf/It=(B*Re)/(Ru+Rb) 正反馈成立。
 楼主| Lgz2006 发表于 2019-1-18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maychang 发表于 2019-1-18 20:59
本来我就是“大体粗略”,或者说是“下里巴人”。

俺不是那个意思。我第一时间看到老抽的正反馈论,也是首先依据直觉粗判的,后来才原理分析证明我直觉蒙对了。我前面的节点电流法属于电工原理判断,黑曼(Av<1)式以及9490的环路增益法则属于定理判断,还请您以及其他友帮忙看看这几个理性判断有否毛病,最后达到所有人认识一致。
 楼主| Lgz2006 发表于 2019-1-18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zyj9490 发表于 2019-1-18 21:02
前提条件:Ru>>Re, B为三极管交流放大倍数。
V0=B*It*Re   
Iu=(B*It*Re)/(Ru+Ri//Rb)  

谢谢回复,上列各式已验算无误。但有一点请你确认:判定反馈极性的Ibf/It值是>0,还是>1?
zyj9490 发表于 2019-1-1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yj9490 于 2019-1-18 21:42 编辑
Lgz2006 发表于 2019-1-18 21:23
谢谢回复,上列各式已验算无误。但有一点请你确认:判定反馈极性的Ibf/It值是>0,还是>1? ...

>0,表示同相,二者的趋向相同(正反馈),反之,相反,抵消(负反馈)。实际这个结论是在低频三极管的模型上判断,如果高频模型,引入复函数了,相位角小于180度都算是正反馈。

评论

好,明天重新考虑问题,晚安!  发表于 2019-1-18 21:55
hk6108 发表于 2019-1-18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不能只看方向,还要看 势头,再生是正反馈,
  

再生是正反馈,但基极电流方向未变,如果成了振荡器,Vin 端可以输出功率,带负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本振+变频(调制)功能,利用的三极管的非线性吧。  发表于 2019-1-19 11:44
“势头”,用电工专业一点儿的话来说应该怎么讲。  发表于 2019-1-19 11:30
maychang 发表于 2019-1-19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5555
您这样有疑問,輸出入同电位则Ig为零,何來的If。

原来有Ig,后来变成零了。可以看成有个与Ig反向的If将Ig抵消。
也许30楼图(4)画成下面这样更清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这个如同用速度来分析距离,不同量纲,必须用时间转换才合逻辑。  发表于 2019-1-19 10:17
K5对量纲分不清,当然有疑问。用不同量纲的电流来分析对电压的直接的影响是不符合逻辑的,应该用电阻转换成压降才可以与电压比对。自举使信号电流减小转换为在信号内阻的压降变小,输入端的电压就大了。  发表于 2019-1-19 10:12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2 本來我认为您的程度比老9好,自从您说一个非门等于环形振盪器之后,我怀疑了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Lgz2006 发表于 2019-1-19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各位回复讨论。
本楼低估问题的困难度了,如果不能统一判定反馈性质的路线,想找个答案还真不容易。

评论

龙游浅水遭虾戏,华佗无奈小虫何。  发表于 2019-1-19 14:05
xukun977 发表于 2019-1-19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9-1-19 13:01 编辑


我来试试,欢迎各位“挑刺”找漏洞!


先从问题的源头,那个反馈框图说起。






针对上面的框图,需要声明几点,找漏洞不得违反下面的声明:

1,就电路理论而言,图中的X表示电压或电流,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电气量!
2,图中的前向通路只能是放大器!一般来说,放大器的增益A是频率的函数,所以是个复数。放大器的增益A可正可负
3,反馈通路只能是反馈模块,其增益β,同A一样,可正可负,也可能是个复数!
4,比较器对Xi和Xf做差,得到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Xin!


5,放大器A可以是单独一个放大器器件如三极管等简单放大器组成,也可以是这些简单放大器的组合!反馈网络同样有众多可能组合。比较器也有众多形式!




根据梅森增益公式,一眼就可看出下面三个式子成立:






由于比较器中定义的Xf处是负号,所以定义环路增益L= -

所以基本反馈关系可表述成:闭环增益=前向增益/(1-环路增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