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偏(一):反馈的性质

[复制链接]
7971|252
hk6108 发表于 2019-1-21 15: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把 R1 和 R2 换成一个恒流元,可不用自举电容,
直流依然分流,但交流不分流,等电位的效果是 交直皆不分流,但针对的主要的仍是讯号 (交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此负反馈模式,调节合适RC移相,使反馈与输入波形正交实现自举。  发表于 2019-1-21 21:50
没错儿  发表于 2019-1-21 15:36
 楼主| Lgz2006 发表于 2019-1-21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谈到前向增益量纲,可以灵活运用。例如老9在前例中就破例把A=公社电流增益用在了射随器分析上,当然后面不排除同时会用到Av~1的电压增益。模电魅力牛X风范可见一斑。
captzs 发表于 2019-1-21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好几个帖,而且与以前的帖相关,为了便于查对,所以发到:
“没有信号输入跟随器存不存在反馈?
https://bbs.21ic.com/icview-2607444-1-1.html?fromuser=captzs
(出处: 21ic电子技术论坛)”

评论

已游。  发表于 2019-1-21 16:25
 楼主| Lgz2006 发表于 2019-1-21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zyj9490 病痛点已找到,请按5味处方调理,即可纠正病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king5555 老抽去重修,老9怕挑刺,老四病根儿找到了,自举负反馈仿真验证也看见亮儿了,新定律即将问世。远来和尚会念经,想请你给新定律起个名儿,却又找不到你。  发表于 2019-1-21 22:21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6 技者jz,医者老6。叫他去看101楼,我请香港贴图。

查看全部评分

zyj9490 发表于 2019-1-21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9-1-21 21:07
@zyj9490 病痛点已找到,请按5味处方调理,即可纠正病患。

第二点为何要成立?
zyj9490 发表于 2019-1-21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9-1-21 21:07
@zyj9490 病痛点已找到,请按5味处方调理,即可纠正病患。

这五点有什么理由要符合,明显不符合环路增益啊
zyj9490 发表于 2019-1-21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yj9490 于 2019-1-21 21:25 编辑
Lgz2006 发表于 2019-1-21 21:07
@zyj9490 病痛点已找到,请按5味处方调理,即可纠正病患。

可以把IT变成VT作为测试电源一样,是正反馈。计算V/VT环路增益
 楼主| Lgz2006 发表于 2019-1-21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zyj9490 发表于 2019-1-21 21:13
第二点为何要成立?

断开后,右边外加单位测试电流,以替代未断输入b极电流;同理,左边插入Rb替代断去的BJT输入电阻。这样的替代就是要保持原有特性不被破坏,显然欲达到这一点,求电流时则要保证断点两端电位一致。
 楼主| Lgz2006 发表于 2019-1-21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zyj9490 发表于 2019-1-21 21:24
可以把IT变成VT作为测试电源一样,是正反馈。计算V/VT环路增益

由于是并联反馈,节点叠加量纲是电流,所以必须考量电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5 已经自行建模三丶四十件,现建AD630中。高频发射机也仿真辅助。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Lgz2006 发表于 2019-1-21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zyj9490 发表于 2019-1-21 21:24
可以把IT变成VT作为测试电源一样,是正反馈。计算V/VT环路增益

由于是并联反馈,节点叠加量纲是电流,所以研究对象必须是电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6 本题膩了。換个鴽

查看全部评分

zyj9490 发表于 2019-1-21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9-1-21 21:59
断开后,右边外加单位测试电流,以替代未断输入b极电流;同理,左边插入Rb替代断去的BJT输入电阻。这样的 ...

二端电压要恒定?没有这样的事,你看看ADI,TI推环路增益的事有这样的规则吗?

评论

好哇,你截个原图配中文来分享  发表于 2019-1-21 22:23
 楼主| Lgz2006 发表于 2019-1-21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zyj9490 发表于 2019-1-21 21:18
这五点有什么理由要符合,明显不符合环路增益啊

环路增益不仅有电压的,也有电流的。本案就是电流的,也是容易出错的原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5 換靴带稳压。这个很忘记它的原理。老9可以扳回一手。

查看全部评分

zyj9490 发表于 2019-1-21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9-1-21 22:04
环路增益不仅有电压的,也有电流的。本案就是电流的,也是容易出错的原因。 ...

你以前推环路增益怎么推的?

评论

并联没推过  发表于 2019-1-21 22:07
 楼主| Lgz2006 发表于 2019-1-22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环路增益”,在电路分析中,不必“断路”建模。断路法是专业标准中定义的测定方法,原理是“替代法”:左右两端分别用单位源信号和输入阻抗替代。
环路增益不闭环怎么行?闭环了还怎么测?开环替代呀!物理电路上断开,实质端口数据一个也不能缺,必须替代补上。理论上在环路任一点断开测试,结果都是一样的。
然而,理论数学推导,就不需要断点了,标上个字母就行了。

老四若对本楼论断没有不同意见,我就准备总结了。

评论

@king5555 我的95L你还没回复我。101L怎么啦?长期生存在阳光不足诚意缺失环境,就是见不得阴暗不明朗做法。  发表于 2019-1-22 08:20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king5555 + 5 95楼是说我误解。101楼是我让港仔看同电位原理。

查看全部评分

zyj9490 发表于 2019-1-22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9-1-22 08:13
“环路增益”,在电路分析中,不必“断路”建模。断路法是专业标准中定义的测定方法,原理是“替代法”:左 ...

如果左右是电流信号形式的,左边的必须要有一个电流回路,实际上以负载效应出现形成电流回路。

评论

@Lgz2006 ,看下TI的运算放大器应用指南,书中有一大把采用环路增益函数来判断什么时正负反馈,什么时不稳定,没有你这样的约束条件。  发表于 2019-1-22 08:48
不是你空加个Rb了事儿,你必须得保证流过Rb电流与It相等,才能等效替代。不能生搬硬套,得符合原理。  发表于 2019-1-22 08:43
zyj9490 发表于 2019-1-22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断开的二点之间,电气属性上没有约束条件,完全由电路结构决定。

评论

@Lgz2006 ,明断实联,太搞笑了,环路定律跟明断实联根本不可能相联。  发表于 2019-1-22 08:52
替代本身就是相互约束对方,明断实联!  发表于 2019-1-22 08:45
zyj9490 发表于 2019-1-22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9-1-21 21:59
断开后,右边外加单位测试电流,以替代未断输入b极电流;同理,左边插入Rb替代断去的BJT输入电阻。这样的 ...

有什么权威资料参考?

评论

@Lgz2006 ,找T叔,运算放大器权威指南,TI出品  发表于 2019-1-22 09:02
ADI,TI推环路增益测算有文档吗,那相当于专业标准,分享如何?  发表于 2019-1-22 08:57
没有呀!我说的都是书上零散分布讲的原理,没有合一块儿说的。  发表于 2019-1-22 08:47
zyj9490 发表于 2019-1-22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yj9490 于 2019-1-22 22:15 编辑

我家里电脑贴不了附件,乍回事,老是出现安全提示。https://bbs.21ic.com/icview-276921-1-1.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收到。  发表于 2019-1-23 08:56
不急  发表于 2019-1-22 09:05
 楼主| Lgz2006 发表于 2019-1-22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坛认为自举不是正反馈的竟然只有另外两人!


可怜那么多专家学者一套又一套地,可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收起 理由
不亦心 + 10 赞一个!
king5555 + 2 仿真沒有黑箱可用理想运放兜线路。用酱油的米勒公式。有空帮您仿仿。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Lgz2006 发表于 2019-1-23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射随器自举反馈恒为负反馈,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个“没反馈”,而绝不可能是“正”反馈。在严格原理证明,并被网友仿真验证下,这个被权威学者们误导了十几年的观点,终于被打破。https://bbs.21ic.com/icview-2607444-1-1.html
感兴趣的模友,可静候续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