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贵在**,说的好啊!

[复制链接]
楼主: wb61850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21
wb61850|  楼主 | 2009-3-8 0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静电对晶体管电路的影响10

我们知道,上述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是处于放大状态的。基极电压(对地电位)的变化将引起基极电流的变化,进而引起集电极电流的变化,从而引起发光二极管亮度的变化(发光二极管是串联在集电极回路中的)。但是,带静电物体并没有影响电路。
我们知道,晶体管共发射极电路的输入电阻(由基极到地)是较小的(上述电路大约为几百欧姆)。是不是因为输入电阻太小了呢?

那么我们就把输入电阻提高几个量级,在做一下试验。
大家可能猜到了:用共集电极电路。
没错,我们就用“共集电极电路”。把这个电路改为“共集电极电路”其实很简单,把插针从插座上拔出来就可以了。不过,为了保证三极管仍然处于放大状态,我们需要调整一下电源电压(电路中其它参数不变)。

如下图所示。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2
wb61850|  楼主 | 2009-3-8 00:41 | 只看该作者

静电对晶体管电路的影响11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3
wb61850|  楼主 | 2009-3-8 00:47 | 只看该作者

静电对晶体管电路的影响12

大家可以看到224楼的电路已经是一个“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了。
由图中标注的电压、电流可见,三极管是处于放大状态的。这个电路与上个电路相同之处在于它们的集电极电流基本相同(这是通过调整电源电压Vcc来实现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4
wb61850|  楼主 | 2009-3-8 00:49 | 只看该作者

静电对晶体管电路的影响13

这是插针拔出(等效为开关打开)时的情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5
wb61850|  楼主 | 2009-3-8 00:58 | 只看该作者

静电对晶体管电路的影响14

这是改变为“共集电极电路”时的情形。电源电压约等于9V;供电电流约等于3.82mA(该电流约等于集电极电流Ic)。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6
wb61850|  楼主 | 2009-3-8 01:09 | 只看该作者

静电对晶体管电路的影响15

把带静电的塑料笔靠近基极导体(几乎靠在一起),电路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电流表有一点波动,属正常现象。不是静电造成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7
wb61850|  楼主 | 2009-3-8 01:14 | 只看该作者

静电对晶体管电路的影响16

在上述“共集电极电路”中,输入电阻(大约几十千欧)要比“共发射极电路”的输入电阻(大约几百欧姆)大的多。
即便如此,静电也没有对其构成什么明显的影响。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8
wb61850|  楼主 | 2009-3-8 01:33 | 只看该作者

静电对晶体管电路的影响17

后来俺把电路改成了这个样子(共反射极电路)。
这个电路的显著特点是用了一个100M欧的基极电阻(用10个10M欧的电阻串联得到),使得基极偏流很小(几十~几百nA),集电极电流仅3.3uA(实测)。在这种情况下,其输入电阻大约在几百K欧的量级。
重复以上的静电试验,仍然没有发现静电对电路有显著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比上述电路的影响要明显一点。只是在带电的笔几乎接触到基极导体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会有些微许的变化,并且很快又恢复正常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9
wb61850|  楼主 | 2009-3-8 01:40 | 只看该作者

静电对晶体管电路的影响18

好了,我们可以做一下总结:
由于晶体管电路的输入电阻相对于场效应管来说很小,因此受静电的影响并不显著。
“静电”不是影响晶体管电路的主要矛盾。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0
quakegod| | 2009-3-8 08:54 | 只看该作者

更正楼上

晶体管是一个大的定义,是泛指,包含场效应管,
而楼上事先并没有说明这里的"晶体管"特指三极管,所以表述不当。
上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双极性晶体管,或BJT,或叫三极管也可,
偶们经常说一个CPU内集成了多少多少个晶体管,其实指的是MOSFET,也是晶体管的一种。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1
wb61850|  楼主 | 2009-3-8 11:43 | 只看该作者

quakegod兄弟说的很好,很严谨

quakegod兄弟说的是正确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2
wb61850|  楼主 | 2009-3-8 11:46 | 只看该作者

更正一下:上述实验中的晶体管是指双极型晶体管(BJT)

场效应管的静电实验俺们在前面已经作过了。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3
wb61850|  楼主 | 2009-3-8 18:18 | 只看该作者

物质的基本形态

分子间的作用决定了物质的形态,当物质的分子间距约为r0(r0约=2.5*10E-10m)时,分子没有足够的能量来克服其他分子的吸引力,只能在r0附近振动,如果这种振动中心基本上是稳固的,则物质处于固体状态;如果分子具有较大的振动能量,其振动中心是可以自由移动的,则物质处于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当分子具有较高的动能时,分子就能摆脱其他分子的吸引而成为自由运动的粒子,此时的物质则为气体状态。
.....
除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外,人类又发现物质的等离子状态,也有人称其为物质的第四态,严格的说,等离子体就是电离了的气体,它是由电子、离子和未电离的中性粒子三种成分组成的,整体上呈准电中性,而且是集体效应起主要作用,是自然界里更为复杂的一种聚集状态,它能够引起局部的电荷集中,产生电流,形成电场和磁场,这些场又反过来影响其他区域的带电粒子,因而等离子状态下的粒子运动,必然受到局部条件和整个等离子体的制约。纵观整个宇宙中的物质,竟然有99%以上的物质处于等离子体态,只是人类现在生存的近地空间较少。在目前,对于等离子体理论和实验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等离子体物理学,并且出现了与等离子体有关的边缘学科。

                        ——以上摘自《大学物理学》 王亚伟 主编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4
wb61850|  楼主 | 2009-3-8 18:41 | 只看该作者

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实物和场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实物是由原子、分子组成的客观实体,它包括了大到宇宙天体、小到静止质量不为零的基本粒子,如太阳、地球、电子、质子、中子等。场是物质的又一种形式,它是传递物质相互作用的媒质,如引力场是传递引力作用的媒质,电磁场是传递电磁作用的媒质,都属于无形的物质存在形式,从实物和场的基本性质上分析,实物和场都具有能量的运动属性,可以参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场却表现出特有的弥散性和叠加性,也就是说,场可以弥散于整个空间,并在空间的任意点允许各种场同时存在,且保持各自的独立特征,当相同性质的场在空间某一点相遇时,可以相互叠加。
值得指出的是,物质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其运动属性是不会改变的,自然界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物质的物理运动具有粒子和波动二种图像。
物质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但是不能凭空创生,也不能化为虚无。这就是物质不灭原理。以连续为特征的物质世界为宏观世界,以不连续为特征的物质世界为微观世界,因此,物质世界被分为两个层次。另一种观点是把物质世界分为三个层次:微观、宏观、宇观。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普遍属性,即研究实物和场的运动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以上摘自《大学物理学》 王亚伟 主编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5
wb61850|  楼主 | 2009-3-8 20:11 | 只看该作者

时空观1

物的运动形式多样,实物之间或实物内部彼此的相对位置变化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实物运动,称为机械运动。人们对运动的描述总是基于一定的时空观。
要研究物质的运动,必然涉及空间和时间两个概念,时间用于描述运动的连续性,空间用于描述运动的广延性。
                               ——以上摘自《大学物理学》 王亚伟 主编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6
wb61850|  楼主 | 2009-3-8 20:20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时空观

经典时空观

牛顿等认为物质、时间、空间三者是分离的,物体是在绝对静止的空间中随着绝对的时间的流逝而运动的。时间是连续均匀流逝着的,空间是一个容器,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时间与空间无关,时空的性质与运动的物质无关。例如,在学校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所用的时间与该部电影在飞机上放映所用的时间相同,时间与空间无关。又如,十月怀胎的过程无论是在地球上还是在航天飞机里其时间不变。通常我们所经历的事件都是用经典时空观来度量的。

                           ——以上摘自《大学物理学》 王亚伟 主编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7
wb61850|  楼主 | 2009-3-8 21:17 | 只看该作者

近代时空观

近代时空观

1. 时间均匀性假设,时间平移对称性
时间均匀性假设的基本内容是:时间是一维的,它均匀地流逝着。时间的一维性,是指时间的测量与空间方位无关。例如,在某确定的空间测量某事件所经历的时间,无论钟放在什么方位,结果都相同。时间的均匀性可以这样理解:在某个时刻做某个物理实验得到一个结果,换一个时刻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该实验,结果是相同的。
时间的均匀性意味着,当时间的计算起点移动时,物理规律的具体形式(表现为数学方程)不会改变,即物理规律对时间的平移变换具有不变性,这种不变性表明,不同的时刻在物理上是等价的,时间具有平移对称性。

2. 空间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空间平移与旋转对称性
空间均匀性和各向同性假设的基本内容是:空间分布是均匀的,而且是各向同的,即某方位的空间分布不可能与其他方位的空间分布有什么不同,这一假设表明,不同的空间位置在物理上是等价的。

空间的均匀性可以这样理解:在实验室做某物理实验,无论将仪器、设备放到什么位置,只要条件、方法等相同,所得结果就相同。这说明将空间坐标的原点移动时,物理规律的具体形式不会改变,即空间具有平移对称性。空间的各向同性可以这样理解:在实验室中某处做某个物理实验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将实验仪器在原地转过任意角度,重复这一实验,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相同的,这说明空间的一切方向都是等价的,物理规律对于空间的旋转变换具有不变性,即空间具有旋转对称性。

空间是物质运动广延性的反映,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持续性的体现。时间和空间的整体称为“宇宙”。时间与空间有关,时空的性质与运动的物质有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明了这一点,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里,前述十月怀胎过程和看电影过程与空间有关。

        ——以上摘自《大学物理学》 王亚伟 主编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8
wb61850|  楼主 | 2009-3-8 21:22 | 只看该作者

在飞机上“怀胎”与在地上“怀胎”所用的时间不同

爱因斯坦发现了这个问题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9
wb61850|  楼主 | 2009-3-8 21:24 | 只看该作者

祝伟大的妇女们“三.八”节快乐!欧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40
HotC51| | 2009-3-8 21:26 | 只看该作者

祝贺节日愉快~~~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