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要性。
本版面对负阻讨论了不少,但不失片面之语,甚至是误解。
2.明白话。
何谓明白话?意思是俺说话不绕,很容易就看懂了,而不是说理解的有多到位。
首先必须从定义入手。
以感兴趣的变量电压v和电流i为研究对象,建立伏安v-i坐标面,此时有两种分类:
1.当曲线坐落于第二四象限时,则功率p=vi<0,即该伏安曲线所描述的器件在对外界做功,此时称其为有源电阻。
2.当曲线坐落于第一三象限时,则功率p>0,即该器件在吸收功率,此时称其为无源电阻。
现在说"负阻",自然其伏安曲线的斜率<0了,不失一般性,假设其是一条直线(对于实际特性不是直线的,可用直线分段线性近似),此时根据上面的1和2有两种情形:
1.当该单调递减的(斜率<0) 直线经过原点,且位于第2.4象限,则此电阻就是线性有源电阻。此为标准的"负阻",即通常所说的负阻。
2.当该直线坐落于第1或3象限之内,此时为线性无源电阻。
据此,对应于实际情形,有两种情况:
上面的情形1对应的是器件大信号伏安特性,比如酱油启示录74中LGZ2006帖的图,通过偏执或移位电路,使S型曲线中心搬移动v-i坐标原点即可。这样一来,此S曲线的有源负阻部分提供振荡器启动能量,而五源部分提供限幅。
上面的情形2对应的是小信号伏安特性,比如对某有源电路做线性小信号分析,发现其输入阻抗Zin<0,于是也称其为负阻,到这里的负号跟上面的1意义不同,并不是说电流倒流了,而是表示电流在减小,或者说反向。
综上,两种负阻意思不同,不能混淆。所以酱油启示录74中说负阻就是负动态电阻是错误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