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在展会中的无源器件中,好像也很火热啊

[复制链接]
219|1
flechazo 发表于 2025-9-6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感在储能和滤波等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大功率电感,如何提高其储能密度和转换效率,在磁芯材料和绕组设计上有哪些创新?

 楼主| flechazo 发表于 2025-9-23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磁芯在交变磁场中因 “磁滞效应”“涡流效应” 产生的发热损耗,频率越高、磁场变化越大,损耗越显著

Annie556 发表于 2025-9-23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磁芯是大功率电感的 “能量存储载体”,其材料性能直接决定电感的上限。传统硅钢、铁氧体因饱和磁通密度低、高频损耗大,已难以满足大功率场景需求,当前主流创新方向集中在高饱和磁通密度软磁材料和低损耗复合磁芯

Candic12e 发表于 2025-9-24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磁导率稳定,在宽温度范围(-50℃~150℃)和高电流冲击下,磁导率变化率小于 10%,避免电感值漂移导致的电路稳定性问题。

Emily999 发表于 2025-9-24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部分场景 “宽频率范围工作” 的需求(如从 50kHz 到 200kHz 动态切换),单一材料难以兼顾全频段性能,复合磁芯(多种软磁材料组合)成为创新方向

Charlene沙 发表于 2025-9-25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 “大功率需高能量存储” 的需求,以铁基非晶合金、纳米晶软磁合金为代表的材料成为主流,相比传统材料优势显著

B1lanche 发表于 2025-9-25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磁芯损耗极低:非晶合金的磁滞损耗仅为硅钢的 1/5-1/10,纳米晶合金在 100kHz 高频下的损耗可低至 200mW/cm³,大幅降低高功率、高频场景下的发热;

Estelle1999 发表于 2025-9-25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 “分段拼接”(不同材料磁芯拼接为一体)或 “涂层复合”(在非晶磁芯表面涂覆低损耗铁氧体薄膜),使电感在全工作频段内损耗降低 15%-25%。

Freeandeasy 发表于 2025-9-25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异形磁芯(如环形、E 型分段):环形磁芯的磁路闭合性好,漏磁率仅 5%-8%(远低于传统 EI 型的 15%-20%),减少磁能浪费;E 型分段磁芯可通过调整气隙位置(如中间柱加气隙),避免局部磁通饱和,提升实际工作时的有效

vevive 发表于 2025-9-25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磁芯中加入精准控制的气隙(如激光切割微气隙),可降低磁导率、避免直流偏磁导致的饱和,但需通过 “多气隙分散设计”(如将单一 1mm 气隙拆分为 10 个 0.1mm 气隙),减少气隙附近的漏磁集中,降低局部涡流损耗。

limerenceforu 发表于 2025-9-26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绕组是大功率电感的 “电流通道”,其设计需解决 “大电流下的低电阻” 和 “高频下的集肤 / 邻近效应抑制” 问题,当前创新集中在导线类型升级和绕组结构拓扑优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

主题

154

帖子

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