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说的好啊!

[复制链接]
152751|1242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17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HWM老师说的好啊

个人感觉是“嵌入式系统”在中国的应用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br /><br />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17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俺从飞机上掉下来

那么俺活下来的概率是多少吖?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17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的基础如下:

请多指教。<br />当然本人这些都没有掌握好啊!<br /><br />《电磁场》<br />《半导体物理基础》<br />《模拟电子技术》<br />《数字电子技术》<br />《信号与系统》<br />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17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俺是想“由飞机上掉下来”引入——重力势能的问题

欢迎大家批评、指教!<br />通过类比的方式,把大家平常比较熟悉的事物引深到电路问题中去.....<br />在某些方面,它们的共性是相同的。
xwj 发表于 2009-3-17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从飞机上掉下来,存活概率100%

因为你就是那在天上飞的牛啊~~<br />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17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xwj大侠的吉言,但愿不要真的有那事.....嘿嘿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17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程系统

建国以来,我国曾以青岛验潮站多年观测资料求得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我国的大地水准面(高程基准面),由此建立了“1956年黄海高程系”,并在青岛市观象山上建立了国家水准基点,其基点高程H=72.289m。以后,随着几十年来验潮站观测资料的积累与计算,更加精确地确定了黄海平均海水面,于是在1987年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此时测定的国家水准基点高程H=72.260m。根据国家测绘总局国测发[1987]198号文件通告,此后全国都应以“1985国家高程基准”作为统一的国家高程系统。<br /><br />——以上摘自《土木工程测量》&nbsp;胡伍生&nbsp;潘庆林&nbsp;主编&nbsp;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17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有没有“国家电位基准点”呢?我不知道.....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17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高程或海拔

“所谓地面点的高程(绝对高程或海拔)就是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一般用“H”表示。”<br /><br />如图所示,图中山顶A的高程为HA。<br /><br />抱歉,俺画的不太好,大家能看出个意思就可以了。<br /><br />俺对“土木工程”实在是没啥兴趣。不过对那些用于测量水准或坐标的电子仪器还是兴趣蛮大的,哈哈。<br /><br />阴错阳乱哈.....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17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差

“地面上两点之间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br /><br />当然“高差”也有“绝对高差”和“相对高差”两种。<br />我想这一点大家是不难理解的,因为起算面不同(一个是以国家水准面;一个是以相对水准面。但是这两个面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br /><br />这个结论很重要:“两点之间的高差与高程起算面无关”<br />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17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力势能

欢迎大家批评、指教<br /><br />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是由物体与地面的相对位置(相对高程)决定的,通常把物体在地面时的重力势能看作是零(当然这也是相对的。如果一个人站在珠穆朗玛峰上,那么他的海拔就有8000多米。那么他相对于海平面的重力势能就不是零了)。<br />重力势能的公式是:E=mgh&nbsp;。<br />其中:<br />E:重力势能,单位是&nbsp;焦耳<br />m:物体的质量,单位是&nbsp;千克<br />g:重力加速度,单位是&nbsp;米/平方秒<br />h:物体的相对高程,单位是&nbsp;米<br /><br />势能是一个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br /><br /><br /><br /><br />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17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万有引力

欢迎大家批评、指教<br /><br />物体之所以有重量是由于物体之间“万有引力”引起的。<br /><br />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br /><br />地球的质量是很大的,相对的人的质量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人的重量主要是地球的万有引力产生的。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17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静电力和万有引力的比较

例:试比较氢原子中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静电力和万有引力的大小。<br />.....<br /><br />结论:静电力/万有引力=2.3*10E39<br /><br />由此可见,在原子核内部静电力远大于万有引力。此外,在原子结合成分子,原子或分子组成液体或固体等问题中,万有引力的作用都是十分微小的。<br /><br />          ——摘自《电磁场》<br /><br />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17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一个物体在“等位面”上运动,重力是不会对它做功的

所位“等位面”是指某个平面(比方说一块平地)上所有点的高程(或海拔)都相等的平面。<br />我们知道重力的方向是铅锤向下的。一个物体在“等位面”上移动,并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因此重力对其作的功等于零。<br />这与“电荷”在等电位面(或等电位线)上运动,静电场力对其作的功等于零是类似的。<br />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17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大家还觉得不好理解.....

直流电路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了。<br />在“直流电路”中把相同电位的两点用导线连接起来和没有连接时是一样的。<br />因为通过导线的电流都等于零。<br />由于两点间的电位完全相同,所以导线中的电场强度等于零。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1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从飞机上掉落.....

<br />那么俺将体验一回啥叫作“重力加速度”.....<br /><br />请大家放心,在离开地面100m处俺将打开“雨伞”,最终安全着陆.....<br /><br />幸福的生活开始了.....<br /><br />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18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郑重声明:本人一切言论,仅供您参考!

如有得罪之处,还望海涵!谢谢!
yysmcu 发表于 2009-3-19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要加入**儿童团

  
求学1子 发表于 2009-3-19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没天学习一点,就能进步一点!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19 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个“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请大家注意学习的方法。<br />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使人获得知识和技能,还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br />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br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