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说的好啊!

[复制链接]
152640|1242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25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俺穿好鞋总结一下吧,有点凉,俺这里只有13度,哈哈

  
xwj 发表于 2009-3-25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哦,那你就是传说中的穿鞋的了,我不怕你

因为我是光脚的:-)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25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一下

请批评指教。<br /><br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总结的。<br />电压就是两点之间的电势差(或电位差),也就是电势能之差。<br />我们用万用表测量的是电压的平均值(或有效值),用示波器可以把电压展现的时间轴上,因此可以获得电压的更多信息。<br />在测量电压之前,必须要事先选择好“参考点”或“参考地”。不同的参考点或参考地可能会造成被测电压的不同。或者说“电压的测量是与参考地的选择有密切关系的”。<br /><br />在上述简单的实验中,敷铜板各处的电压可以认为是相同的。整块敷铜板为等势面,但其上的电压是变化的。具体是什么原因,留待日后分析。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25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xwj大侠幽默啊,殊不知俺也是光着脚的人啊.....

  
Sjj爱 发表于 2009-3-25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LZ了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25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大家注意用电安全,谨防人身触电事故!

在任何时候,人体(或人体的一部分)都不能通过电流!<br />请遵守《安全用电规则》!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26 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似水流年,岁月如歌、如梦.....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26 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70后的兄弟们,还记得这首歌吗——《恋曲1990》

想当年,罗大佑也是俺的偶像哦.....<br />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nbsp;&nbsp;<br />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nbsp;&nbsp;<br />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nbsp;&nbsp;<br />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nbsp;&nbsp;<br />苍茫茫的天涯路是你的飘泊&nbsp;&nbsp;<br />寻寻觅觅长相守是我的脚步&nbsp;<br />黑漆漆的孤枕边是你的温柔&nbsp;&nbsp;<br />醒来时的清晨里是我的哀愁&nbsp;&nbsp;<br />或许明日太阳西下倦鸟已归时&nbsp;&nbsp;&nbsp;<br />你将已经踏上旧时的归途&nbsp;&nbsp;<br />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nbsp;&nbsp;<br />生命终究难舍蓝蓝的白云天&nbsp;&nbsp;<br />轰隆隆的雷雨声在我的窗前&nbsp;&nbsp;<br />怎么也难忘记你离去的转变&nbsp;&nbsp;<br />孤单单的身影后寂寥的心情&nbsp;<br /><br />苍茫茫的天涯路是你的飘泊&nbsp;&nbsp;<br />寻寻觅觅长相守是我的脚步&nbsp;&nbsp;<br />黑漆漆的孤枕边是你的温柔&nbsp;&nbsp;<br />醒来时的清晨里是我的哀愁&nbsp;&nbsp;<br />或许明日太阳西下倦鸟已归时&nbsp;&nbsp;<br />你将已经踏上旧时的归途&nbsp;<br />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nbsp;&nbsp;<br />生命终究难舍蓝蓝的白云天&nbsp;&nbsp;<br />轰隆隆的雷雨声在我的窗前&nbsp;&nbsp;<br />怎么也难忘记你离去的转变&nbsp;<br /><br /><a href="http://www.nowok.net/Music/5809ea0496bbf9aa.shtml" target=_blank>www.nowok.net/Music/5809ea0496bbf9aa.shtml</a><br />
zyok 发表于 2009-3-26 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都盖到600多楼了..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26 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什么的zyok老兄,活到老盖到老吗,哈哈.....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26 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HWM老师在575楼中的论述是正确的.....

“如果以动态角度来看,在其“内部”,净电荷会以e的负指数律下降至零。其速率取决于导体的电导率。若是理想导体(电导率非常大),则可以理解成瞬间达到平衡。虽然导体内部净电荷会以e的负指数律下降至零,但其表面会聚集有非零净电荷。另外从总体来看,导体也不一定是电中性的(因为其表面净电荷总和并不一定为零)。<br /><br />至于为何导体不太容易形成“摩擦生电”,是因为导体内的电子是“自由”的。很容易溜之大吉。”<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以上摘自HWM<br />通过仔细的静电实验(纸屑和烟灰),俺证实了HWM老师所说的“另外从总体来看,导体也不一定是电中性的(因为其表面净电荷总和并不一定为零)。”这句话的正确性。因为俺发现了导体在静电场中,其表面也会吸引部分纸屑(或烟灰),虽然不如摩擦过的塑料笔那么明显。<br /><br />看来,最简单的“验电器”是纸屑或烟灰啊,(吸烟者的好处之一,把烟灰碾碎后撒在物体上以检验其是否有静电,嘿嘿)。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26 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静电平衡时的导体

导体在达到静电平衡后,有如下特点:<br />1.导体上所有各点的电势都相等,导体是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br />2.导体内部处处没有未被抵消的净电荷(请注意,不是静电荷),电荷只可能分布在导体表面。<br />3.导体表面曲率大的地方(尖锐或突出的地方),面电荷密度大;表面较平坦的地方,面电荷密度小;表面凹进去的地方,面电荷密度更小。<br /><br />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26 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静电平衡时导体表面附近的场强

1.导体表面附近场强的方向处处与表面垂直(因为电力线处处与等势面正交)。<br />2.导体表面电荷面密度大的地方(越尖锐)场强大,电荷面密度小的地方(越低凹)场强小。<br /><br />注:以上参考《电磁场》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26 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尖端放电

导体尖端附近的电场特别强,这会导致一个重要的后果,就是尖端放电。这是由于在空气中总是存在一些正负离子,在尖端附近的强电场的作用下,这些离子会发生激烈的运动。当它们和空气分子相碰撞时,会使空气分子电离,从而形成大量的新的离子。与尖端上电荷异号的离子受到吸引向尖端运动,最后与尖端上的电荷电荷中和;与尖端上电荷同号的离子受到排斥,背离尖端运动,形成所谓的“电风”。总的效果就是电荷从导体的尖端放出。为了防止因尖端放电而引起的危险和电能的损失(漏电),往往采用表面极光滑而又较粗的导线,并把电极做成光滑的球状曲面。<br /><br />——以上摘自《电磁场》<br /><br />在PCB设计中布线的某些规定也是依据的上述原理。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26 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能在10C~35C温度范围内集中精力学习吗?

俺是体会到了啥是春、夏、秋、冬.....<br />NND命苦啊,哈哈.....<br />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26 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我们将讨论一个重要的问题“静电屏蔽”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26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静电屏蔽1

大家好:<br />这是个“同轴线(同轴电缆)”。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了,我就不多说了。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26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静电屏蔽2

这是同轴电缆的分解后的样子。大家可以看到它的“屏蔽层”是由铜线编织的。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26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静电屏蔽3

这张照片的意思是说:把同轴电缆的一端“平切”(内导体被屏蔽层包围而没有外露),另一端则接示波器。
 楼主| wb61850 发表于 2009-3-26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静电屏蔽4

这是同轴电缆接在示波器的一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