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肯定是我哪里疏忽了!

[复制链接]
楼主: 披头士911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81
HWM| | 2013-1-29 18: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披头士911 发表于 2013-1-29 16:55
同样请教h老师,同我72楼的答复类似,这种F因子(β)是怎么定义的?我的意思 户籍所在地 在哪里?可能是 ...

看我的相关贴子,“户籍所在地”在《高等数学》——泰勒级数展开之一阶近似。

我一直都在强调基础,仔细看看那七个科目,可以说没有一个是可以忽略的。如果说能DIY个小玩意儿就算掌握了电子技术,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maychang 2013-1-29 20:54 回复TA
能DIY个小玩意儿就算掌握了电子技术,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赞这句。 
82
MCU52| | 2013-1-29 21:41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楼主还在为反馈系数纠结,你可以按上面的方法计算I/V,再算环路T再画环路BODE并分析之。
楼主的思路和我的可不样。我只是按楼主和的简化电路说说。
另外建议楼主还是看下运放稳定性的相关专辑TI的有好多。
我上面的分析是直流电流变化较小时的分析。上图实际在电流变化范围较宽时F变化是很大的,电流越大F越大,稳定性越差,而且补偿也更难,所以要想办法降低F,通常的方法时在射极上串电阻,可以拿个实际的电路看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3
Lgz2006| | 2013-1-30 08:50 | 只看该作者
那个电路“臭”在哪儿,早在9楼大概已经揭示
提示之二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4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30 22: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披头士911 于 2013-1-31 13:05 编辑
MCU52 发表于 2013-1-29 21:41
看来楼主还在为反馈系数纠结,你可以按上面的方法计算I/V,再算环路T再画环路BODE并分析之。
楼主的思路和 ...

你是真明白我的意思了。楼上误会了,偏微分(泰勒近似)都没学会哪里有信心学模电呢?
我的意思就是,对于一个电压并联反馈的电路求其F因子竟然允许有多种结果,对于一个刚刚学完一本模电教材的初学者言,请体会其不可思议的惊讶之情。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5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30 22:29 | 只看该作者
Lgz2006 发表于 2013-1-30 08:50
那个电路“臭”在哪儿,早在9楼大概已经揭示
提示之二


还是要打断前辈下下。尤其对二图,仍迷惑vn接地之由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6
Lgz2006| | 2013-1-31 07:23 | 只看该作者
披头士911 发表于 2013-1-30 22:29
还是要打断前辈下下。尤其对二图,仍迷惑vn接地之由

此图原型见62楼。Vn对地阶一小电容,乃B-C结反向电容Cc'b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7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31 10:29 | 只看该作者
Lgz2006 发表于 2013-1-31 07:23
此图原型见62楼。Vn对地阶一小电容,乃B-C结反向电容Cc'b

嗯,明白了。
不过是我写错了,当是“尤其对二图,仍迷惑vi接地之由”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8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31 10:35 | 只看该作者
HWM 发表于 2013-1-29 18:29
to LZ:

针对“二极管”反馈组态,给出具体分析。

数学推导过程都检验过了,确实如此。

外文教材就是这种方法解释1楼的问题。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9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31 11:07 | 只看该作者
Lgz2006 发表于 2013-1-29 17:35
很不专业,就算提示吧

提示一:10楼等效电路,仅用于计算稳定状态时的近似传递函数——两者作了不同的忽略 ...

谢谢lgz前辈的配图,很直观。
但存疑。 “两者作了不同的忽略,不适宜作稳定性分析”一句存疑。
另外,短接成二极管的三极管(图b) 是否完全等效二极管,也存疑。
图b倘若用小信号模型解读,当是另一种画面,如下图(截自High-Frequency Bipolar Transistors: Physics, Modelling, Applications p478 作者:Michael Reisch),就应该没有“不适宜作稳定性分析”的顾虑了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0
Lgz2006| | 2013-1-31 12:03 | 只看该作者
披头士911 发表于 2013-1-31 11:07
谢谢lgz前辈的配图,很直观。
但存疑。 “两者作了不同的忽略,不适宜作稳定性分析”一句存疑。
另外,短 ...

任何电路的近似等效,总是做了各种各样的忽略,这要视所分析问题而定
提示一图,取之主题帖。它说明电路主要传递特性是利用PN结伏安特性的指数率
原图b就是3转2极管经典用法。作为主要特性,不考虑其等效的完完全全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1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31 12:23 | 只看该作者
Lgz2006 发表于 2013-1-31 12:03
任何电路的近似等效,总是做了各种各样的忽略,这要视所分析问题而定
提示一图,取之主题帖。它说明电路 ...

然。
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2
GavinZ| | 2013-1-31 13:15 | 只看该作者
HWM 发表于 2013-1-28 22:23
to LZ:

针对共基反馈组态,给出具体分析。

我不满意这个推到过程,尽管它与‘那个国外教材是一样的’。
这个推到过程的结论是:Vi越大,越趋于不稳定。
那么,(Vi=10V,R=10K)与(Vi=1V,R=1K)哪个更稳定呢?
如果你这个结论对于上述情况判断产生混淆,那么你的推到就是有局限,或者说某处存在错误。

另外,你的推到过程看上去很怪异,你使用了微分方法,最后结果却出现了参与线性运算的Vi,这难道不奇怪吗?

请大家先不考虑于寄生参数,先把这个基于理想模型的推到过程算清楚。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3
十万个为什么| | 2013-1-31 13:29 | 只看该作者
从HWM前辈对此种方法的阐述,可以看出,这是一种 静态通路稳定 与 动态通路说不清(可能自激) 相混杂的状态。
换句话说,即使动态信号使得系统 不稳定了,从静态电压角度,电路依然还是深度负反馈,super稳定的。
是不是有点 逻辑 混乱的赶脚?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4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31 16:02 | 只看该作者
这里请教一个简单问题:三极管的不稳定性 主要发生在IBQ的过小还是过大的时候?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5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31 16:06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3-1-24 16:55
有空找到再说。
我觉的你还是先先把基础搞好再说为好,比如你上面那个I/U是什么意思?上面的这波特图该扫 ...

嗯,有道理。我这里搞懂了,原来就是普通 20logAβ 曲线的变形,不过直观多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6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31 16:09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3-1-23 18:08
对数电路,一般都追求尽可能宽的对数范围,在这么大的电流范围内变化,反馈因子直接与直流工作点相关,严格 ...

“很明显,这个电路直流IC越大稳定性越差,越小越好”
怎么看出来 直流IC越小越稳定呢?请教下xukun老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7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31 16:10 | 只看该作者
小矿石 发表于 2013-1-27 14:45
我是混矿坛的坛友,lz你好。看到你这个问题,忍不住进来了。类似问题也困扰过我,作为过来人深知昏头转向的 ...

谢谢你的提示,快做出来饿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8
HWM| | 2013-1-31 16: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WM 于 2013-1-31 17:17 编辑
GavinZ 发表于 2013-1-31 13:15
我不满意这个推到过程,尽管它与‘那个国外教材是一样的’。
这个推到过程的结论是:Vi越大,越趋于不稳 ...

“那么,(Vi=10V,R=10K)与(Vi=1V,R=1K)哪个更稳定呢?”

电流虽然没变,但R1变大了,由此增大了BJT共基组态放大器的增益。另外,前面为了“好看”还忽略了一点东西,补上便是

    F = (Vi + R1 β Is) / VT

由于Is通常比较小,所以 R1 β Is 可忽略,即

    F ≈ Vi / VT

“另外,你的推到过程看上去很怪异,你使用了微分方法,最后结果却出现了参与线性运算的Vi,这难道不奇怪吗?”

这里的推导一点都不怪异,如果学过《高等数学》的话。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GavinZ 2013-2-1 11:30 回复TA
我想明白我的错误在哪了,就是你的Vi=Ic*R 这个推导过程是建立在直流工作点之上的交流分析。 
GavinZ 2013-2-1 09:32 回复TA
你高等数学一定比我好,但是将数学工具应用到电路时,你在这个电路上,和那个国外教材一样,很可能是错误的。只是这里菜鸟一片,没有质疑。 
GavinZ 2013-2-1 09:29 回复TA
1、看不懂你怎么‘补上来’的。 2、我还是那句‘参与线性运算的Vi’在对Vo的微分过程中,怎么就‘活下来’了 ??? 这是高等数学里的低等规则。 
99
HWM| | 2013-1-31 17:03 | 只看该作者
十万个为什么 发表于 2013-1-31 13:29
从HWM前辈对此种方法的阐述,可以看出,这是一种 静态通路稳定 与 动态通路说不清(可能自激) 相混杂的状 ...

通常“稳定性”是指离自激有多远,或至少无自激,所以必须考虑自激条件。自激由热噪声或干扰触发(一般都是小信号),所以可以考虑其小信号分析,这也就是一阶线性分析的物理基础。

如果考虑“受迫振荡”(或振铃现象),则那是另外需要考虑的问题了,此涉及到阻尼系统的分析。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0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31 17:18 | 只看该作者
HWM 发表于 2013-1-31 16:51
“那么,(Vi=10V,R=10K)与(Vi=1V,R=1K)哪个更稳定呢?”

电流虽然没变,但R1变大了,由此增大了BJT ...

谁能用什么软件仿真验证一下就好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