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肯定是我哪里疏忽了!

[复制链接]
18932|183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帖最后由 披头士911 于 2013-1-20 12:56 编辑

在温故复习对数运算电路时,纠缠于下图两个电路。
显然二者属于电压并联反馈类型,求解二者反馈系数F因子的步骤都是:
将运放的负口接地,然后求if/Uo的值,这样一来二者F显然相同,想不通为什么很多书上都说第一幅图(左图)有“notorious frequency stability problem”(臭名昭著的稳定性问题)

百思不得其解,各种书籍论文搜索无果,肯定是我哪里疏忽了,请大师们指一条明路。

相关帖子

沙发
825cow| | 2013-1-20 18:15 | 只看该作者
沙发,帮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HWM| | 2013-1-20 19:48 | 只看该作者
左图的反馈网络是共基组态,而右图则相当于是个二级管。就频率特性而言,右图的反馈网络确实要比左图好些(相移小些)。反应到稳定性上,右图要好些。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21 09:49 | 只看该作者
HWM 发表于 2013-1-20 19:48
左图的反馈网络是共基组态,而右图则相当于是个二级管。就频率特性而言,右图的反馈网络确实要比左图好些( ...

首先谢谢你的回复HWM。
然而套用小信号模型,二者的F因子似乎没有任何不同啊。况且,右图通过小型号模型窥测,并非完全等效于二极管,不知我说的对不对大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kisskat| | 2013-1-21 12:4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学这么深干什么?现在这个社会,学而不精的多得是。这些理论全是外国人搞得,你何必还去搞,直接搞数字,简单迅速,又来钱快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EMP_ 2013-1-22 22:08 回复TA
唉,最怕就是身边有这种人。理论完全不懂,然后就去搞个毛设计,结果设计出来的往往都乱套。 
6
十万个为什么| | 2013-1-21 12:47 | 只看该作者
估计没人会。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HWM| | 2013-1-21 13:54 | 只看该作者
披头士911 发表于 2013-1-21 09:49
首先谢谢你的回复HWM。
然而套用小信号模型,二者的F因子似乎没有任何不同啊。况且,右图通过小型号模型 ...

小信号模型也分高低频率之分,低频模型中所忽略的寄生电容在高频时必须考虑。在此,共基组态基极接地,三极管内的寄生电容之影响较之不接地的“二极管”形式要大,所以才有那段话——“notorious frequency stability problem”。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小凡的挚爱 2013-1-21 16:01 回复TA
低频时结电容可忽略,高频时二极管有个交流等效电阻,随电压变化,是吧 
小凡的挚爱 2013-1-21 15:56 回复TA
二极管低频和高频时的等效模型是怎样的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jsndz + 1 很给力!
8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21 17:20 | 只看该作者
HWM 发表于 2013-1-21 13:54
小信号模型也分高低频率之分,低频模型中所忽略的寄生电容在高频时必须考虑。在此,共基组态基极接地,三 ...

这个寄生电容是不是结电容?就是说是不会死Cpai Cu?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MCU52| | 2013-1-21 22:20 | 只看该作者
1,下图反馈系数F1=R1/(R1+1/gm +r0)小于1,寄生Cpi直接接在反相与同相端可以降低高频增益。 Cu可忽略。
2,上图的是有源反馈。反馈系数约为F2=R1/[ro(1+1/b)+1/gm].对于对数放大器来说Iin一般在100UA内,所以F2大于1是不觉得奇怪的。关键这时的Cu与运放输入电容的叠加后与R1//RID形成一个极点对稳定性产生麻烦。此时的Cpi可忽略 ,因为运放驱动十几个P是不在话下的。
可以在反相与输出并个电容来进行超前补偿。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22 10: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披头士911 于 2013-1-22 18:09 编辑

大家可能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说两个电路求反馈网络的F(=iF/uO)的分离电路(没有等效不等效),如下图所示,完全一致,也就是F相同,考虑到A也相同,怎么理解二者稳定性迥然不同这一事实或者结论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
HWM| | 2013-1-22 12:16 | 只看该作者
披头士911 发表于 2013-1-22 10:40
大家可能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说两个电路求F(=iF/uO)的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完全一致,也就是F相同, ...

不能如此等效。对地“虚短”不等于“实短”。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
shalixi| | 2013-1-22 14:06 | 只看该作者
这两个F怎么会是一样的?一个是确定的,一个是不确定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3
shalixi| | 2013-1-22 14: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alixi 于 2013-1-22 14:21 编辑

确定的条件下才有近似的等效电路.所以第一个电路的等效电路无疑是错的,他没有近似地反映物理条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4
shalixi| | 2013-1-22 14:31 | 只看该作者
“虚地”不是地,“虚断”不是断.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5
t.jm| | 2013-1-22 15:17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LZ分析得不错,假设LZ没有提到左幅图不好,而是大家都第一次看到此图说不定会认为左图还好呢!
所以大多数人不过是用结果解释原因,而LZ是想用原因推导结果。
支持LZ的求知态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6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22 18: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披头士911 于 2013-1-22 18:12 编辑
t.jm 发表于 2013-1-22 15:17
我认为LZ分析得不错,假设LZ没有提到左幅图不好,而是大家都第一次看到此图说不定会认为左图还好呢!
所以 ...

谢谢前辈的认可鼓励,然还希望可以提供有价值的思路或启发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7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22 18: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披头士911 于 2013-1-22 18:18 编辑
HWM 发表于 2013-1-22 12:16
不能如此等效。对地“虚短”不等于“实短”。

谢谢回复!哦?那么怎么求解F因子才正确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22 18: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披头士911 于 2013-1-22 18:18 编辑
shalixi 发表于 2013-1-22 14:31
“虚地”不是地,“虚断”不是断.

首先谢谢你的回复!你说的当然我认可明白。但是我 根据反馈网络的二段网络的理论,根据F的原始定义,两幅图求iF/uO的程序第一步就是要令“图中集电极‘接地才可(特指此处电压并联形式下),相信大家都不否定。

这里似乎没有虚地虚断的的矛盾!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22 18: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披头士911 于 2013-1-22 18:15 编辑
shalixi 发表于 2013-1-22 14:10
确定的条件下才有近似的等效电路.所以第一个电路的等效电路无疑是错的,他没有近似地反映物理条件. ...

想说的还是没有任何近似,虽然2张图反馈网络这个四端口结构略有不同,不过单就F的推导而言确实都要求 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才可求出F因子。所以我想表达的意思可能没说清楚,就是两幅图F因子参数是相同的,何来稳定性差异这一结果。这是我终日不得其所的原因。和室友讨论很久,他们也搞不通,搞不懂。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0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22 18: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披头士911 于 2013-2-2 13:02 编辑
shalixi 发表于 2013-1-22 14:06
这两个F怎么会是一样的?一个是确定的,一个是不确定的.

感谢你的回复。
这里想问问确定不确定什么意思
稍后给出我的 之于1楼的解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4

主题

320

帖子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