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肯定是我哪里疏忽了!

[复制链接]
楼主: 披头士911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41

上图和稳定性不用说是不稳定的。
下图只要不是非单位增益稳定型运放稳定性没问题。
上面两图一个开环电压增益曲线,一个是反馈系数的倒数曲线,
手册上给了运放开环电压传函和相位曲线的,所以建模时要与之对应
的算电压比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2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23 22:15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3-1-23 18:08
对数电路,一般都追求尽可能宽的对数范围,在这么大的电流范围内变化,反馈因子直接与直流工作点相关,严格 ...

这个,慧根显然不够。我好好读一读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3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23 22:15 | 只看该作者
MCU52 发表于 2013-1-23 21:02
上图和稳定性不用说是不稳定的。
下图只要不是非单位增益稳定型运放稳定性没问题。
上面两图一个开环电压 ...

。。。抓紧吸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4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23 22:26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3-1-23 18:08
对数电路,一般都追求尽可能宽的对数范围,在这么大的电流范围内变化,反馈因子直接与直流工作点相关,严格 ...

这样好了,大师,你直接告诉我想要看懂那个beta的方法该看什么书,什么课题。我自己去找,好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5
十万个为什么| | 2013-1-24 13:07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大师们越走越远,有点故弄玄虚。你们不如告诉大家普通方法为什么不能解决问题的实质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6
十万个为什么| | 2013-1-24 13:08 | 只看该作者
MCU52 发表于 2013-1-23 21:02
上图和稳定性不用说是不稳定的。
下图只要不是非单位增益稳定型运放稳定性没问题。
上面两图一个开环电压 ...

能不能具体点,上图指的是楼主左图?下图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7
Lgz2006| | 2013-1-24 13:11 | 只看该作者
十万个为什么 发表于 2013-1-24 13:07
感觉大师们越走越远,有点故弄玄虚。你们不如告诉大家普通方法为什么不能解决问题的实质呢? ...

可以不解决问题,但绝不可没有大师风范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EMP_ 2013-1-24 13:53 回复TA
哈哈 
48
十万个为什么| | 2013-1-24 13:17 | 只看该作者
Lgz2006 发表于 2013-1-24 13:11
可以不解决问题,但绝不可没有大师风范

有内涵!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9
kisskat| | 2013-1-24 16:43 | 只看该作者
有这么个规律楼主千万要记住,21是个快捷方式,,可以帮你迅速找到书籍中的知识点。至于书上没有的,你就别报希望了。来此虚心与你研究问题的,愿意认真讨论的,少之又少。基本都是觉得自己百科全书,吃老本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0
xukun977| | 2013-1-24 16:55 | 只看该作者
披头士911 发表于 2013-1-23 22:26
这样好了,大师,你直接告诉我想要看懂那个beta的方法该看什么书,什么课题。我自己去找,好么?
...

有空找到再说。
我觉的你还是先先把基础搞好再说为好,比如你上面那个I/U是什么意思?上面的这波特图该扫一眼就知道了,毕竟都是课本上最基础的东西。不过这这个图仅仅是某一直流工作点下得到的,实际应该考虑全部点的两个极限,所以仅仅通过这两个图不能下结论电路稳定与否。
关于所谓的“大师”,我身边的受聘老外或海龟,年薪都是百万以上的,干活少点的也是40万以上的,出国每次报销1万5.。。你们觉的这样的大师级人物会整天没事来上网玩?????????????
所以人都有自知之明,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不会因为别人喊个大师就飘飘然了。
不过就算不是大师,人家回帖了,就是难能可贵的了,因为人家没有必须回帖的义务,所以像你们这样热潮冷风的,以后谁还敢回帖??或者回帖有什么好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1
HWM| | 2013-1-24 17:18 | 只看该作者
to LZ 以及各位看官:

关于非线性反馈系统的分析

http://bbs.21ic.com/icview-434804-1-1.html

其中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自己使用BJT的模型建立相应的 z(x,y) 便可得到所有结果。其实,LZ所给出的资料中就已经给出类似的论述,只是尚未看懂而已。

建议各位能沉下心来认真踏实地学点基础(不仅仅是电路基础那么的简单),如此才能真正地提升自己。浮夸者只能是枉费一生,除非是个富二或官二。


想学点基础的,可到“21学堂”逛逛

http://bbs.21ic.com/group-161-1.html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2
123654789| | 2013-1-24 18:08 | 只看该作者
HWM 发表于 2013-1-24 17:18
to LZ 以及各位看官:

关于非线性反馈系统的分析

我已经去了21学堂了

但是里面空荡荡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3
HWM| | 2013-1-24 18:21 | 只看该作者
123654789 发表于 2013-1-24 18:08
我已经去了21学堂了

但是里面空荡荡的

先决条件,你的书柜不是空的,否则神仙也没辙。

“21学堂”主要提供的是一个答疑解惑的平台,适时会有一些专题讨论。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4
MCU52| | 2013-1-24 20: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CU52 于 2013-1-24 21:40 编辑


我上面的环路BODE图就是按我在上面的分析得到很可惜除了一位说了些半对不对的外基本上一些人在说着不边际的话。
我的图当然是对应楼主的原理图了。
楼主要明白无论你的反馈系数是电压比电流比跨导跨阻……最后环路增益是不会变的。
下图为什么是直线,明白的人都知道寄生电容会使反馈系数是频率的函数,但是有些是可以忽略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5
披头士911|  楼主 | 2013-1-25 11:55 | 只看该作者
MCU52 发表于 2013-1-21 22:20
1,下图反馈系数F1=R1/(R1+1/gm +r0)小于1,寄生Cpi直接接在反相与同相端可以降低高频增益。 Cu可忽略。
2 ...

包含的信息量蛮大的,还在啃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6
xukun977| | 2013-1-25 12:48 | 只看该作者
123654789 发表于 2013-1-24 18:08
我已经去了21学堂了

但是里面空荡荡的


论坛该给复旦大学H老师开个专栏才对的,21学堂那地方太偏僻了,一般人很难找到。开讲座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去看了下,在电子类论坛开大学数学辅导,估计没几个人感兴趣的,很多电子工程师,尤其是国内的,一看到枯燥乏味又繁琐的数学推导就头疼。实际工作中用到最多的,仍旧是加减乘除而已(包括非线性电路)。
人之所以是高级动物,在于善于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现代的数字电路设计,80%的工作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从没见过哪个人会说:我来推导下卡诺图再说,或者是我来写个真值表。所以脉冲电路这块有很多内容该重写了。否则学生工作后会发现:学过很多东西都没用。
21学堂应该联系实际工程实践来说理论,不应该用“基础”两个字把讨论范围限制在大学课本上,说的都是与实际相差甚远的理想情形。否则那地方会很冷清的。如果能够让两者完好结合,大家看了后有收获,对工作有帮助,我们应该主动掏银子作为辛勤劳动的补偿,这样才有持续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7
maychang| | 2013-1-25 13:34 | 只看该作者
论坛该给复旦大学H老师开个专栏才对的,21学堂那地方太偏僻了,一般人很难找到。
----------------------------------------------
附议。
Xukun是否另开一帖?详细讨论此问题?同时也是给21ic的一个建议。

来论坛提问的人,大致分两类。一类是想立即得到直接的答案,最好是告诉他在什么地方接个什么元件,这类问题占绝大部分;另一类是要探讨某现像产生的原因,并不是要得到直接的解决方案,这类问题比较少。
21学堂显然只能讨论后一类问题,那里不是回答印有某符号的五条腿元件是什么元件这类问题的地方。
但若让HWM一个人回答这些问题,那可就累死了。
所以,21ic似乎另开个专栏,专门讨论这些比较“阳春白雪”的问题。网友可以各取所需,到适当的版面提问。若是版主认为此问题并不适合在这里讨论,不妨转到其它版面,这样可以提高得到回复的机会。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王奉瑾 + 4
58
shalixi| | 2013-1-25 13:5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这东西,要讲基础,讲系统,可以忘,但不能没有学过,没有听懂.要花工夫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9
xukun977| | 2013-1-25 16:46 | 只看该作者
maychang 发表于 2013-1-25 13:34
论坛该给复旦大学H老师开个专栏才对的,21学堂那地方太偏僻了,一般人很难找到。
------------------------ ...

确实如此,初衷是好的,到最后往往不了了之。
比如某人写电子工程师速成的书,很畅销,他信奉的理念是:书中尽量不用定量分析,只用定性分析,这样更容易接受。
结果证明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创立的论坛在2年后也就关闭了。
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要不厌其烦地回答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三极管能放大?为什么VBE是0.7V?等等,时间长了,谁能受的了?



对于基础问题,实际上教科书还有很多很多东西可以挖掘的,比如BJT或MOS的频率响应,众所周知:课本上结论的成立范围是小于等于0.1*fT.
如果我是作高频应用,我希望它在fT处仍精确成立,此时我该如何处理?注:我要处理这个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对学生说:有效频率范围是0.1fT,高于此频率你们就不要用此模型了。
再比如:米勒效应的缺点太多了,我们该怎么克服它们,而不是回避它们(比如说它只能准确预测3dB),我非要用它来处理稳定性问题该怎么办?

我觉的21学堂应该侧重处理此类问题,而不是教科书上的内容的简单重复。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0
沉默爱电子| | 2013-1-25 16:58 | 只看该作者
Lgz2006 发表于 2013-1-24 13:11
可以不解决问题,但绝不可没有大师风范

:victory: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