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技术讨论]

甲乙类的失真

[复制链接]
楼主: MENTOR55=55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21
MENTOR55=55|  楼主 | 2015-11-11 1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也就是说PFC利用boost的方法把AC220V的每一个V电压都用电感存贮并且转换到电容上。

这就是充分利用AC220V的每一V电压的比较好的解决方法而且到目前为止应该还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而且从电流从AC220V流入整流滤波电流的角度看电流还真是基本就是连续的。

虽然电流是通过折线的方式近似逼近正弦形状但是只要频率足够高还是基本可以看作正弦的。

这确实可以认为功率因数为1。

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充分利用AC220V的每一V电压而不是为了提高功率因数。

因为功率因数是正弦交流电路的概念而与整流滤波电路从来没有一分钱的关系。

整流滤波电路没有功率因数的概念。

但是PFC的boost可以把整流铝箔电流的功率因数变为1。

但是整流铝箔电路依然没有功率因数的概念。

整流滤波电路的实际功率只有有功功率也就是负载的功率。

而这个负载的功率例如微波炉的800W就是AC220V和其流入的电流的积分平均值。

就是相当于整流滤波电容的充电电流与AC220V的积分平均为负载功率。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2
MENTOR55=55|  楼主 | 2015-11-11 13:53 | 只看该作者
对于用户来说AC220V的负载基本都是需要整流滤波的电器例如电视等。

只有灯泡才是真实的电阻负载同时多数电器即使电机带动也是直流的而不是交流电机。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没有功率因数的概念。

如果一个TV电视给出了功率因数的参数那么这必定是骗钱的。

谢谢大家! 

用户的电表只能是有电流的时候转动而没有电流就不能转。 

真正的功率计算依然就是AC220V与流入电流波形的积分平均值。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3
MENTOR55=55|  楼主 | 2015-11-11 13:56 | 只看该作者
说一千道一万关于整流滤波的问题。

然而你们依然永远都不可能懂的事实就是对于音响的供电电源人们从来就不使用稳压电源的原因居然就是因为整流。

人们为何从来就不使用稳压电源?

因为使用了稳压电源就没有机会享受整流二极管带来的胆味效果了。

这是一个铁一样的事实。

然而除了本大师无人能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

谢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4
Lgz2006| | 2015-11-11 14:01 | 只看该作者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没有功率因数的概念。
如果一个TV电视给出了功率因数的参数那么这必定是骗钱的。
真正的功率计算依然就是AC220V与流入电流波形的积分平均值。"

大shi啊!只能说你呀,数一数自个盖到250楼,还是早早收拾收拾拉倒,回家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5
MENTOR55=55|  楼主 | 2015-11-11 14:0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一个电路仅仅有RLC组成。

那么其THD没有理由不是0。

即使考虑分布参数其也不可能失真。

只有有源器件才可能失真。

叫做非线性失真。

因为RLC即使考虑分布参数也不可能非线性失真。

但实际的RLC还是有那么一点非线性失真的。

仅仅是不像晶体管或电子管那么地明显而众所周知。

既然非线性失真了。

那么只有2种可能要莫偶次失真要么奇次失真当然也可以2者都失真。

二极管的非线性远大于电阻的。

因此必然失真。

如果你运气好遇到了偶次失真那么恭喜你可以得到一个耐听的效果。

晶体管也必定失真。

但是在大环路反馈的作用下。

特别是使用了NE5532的情况下失真就是会非常之小。

那么晶体管在大环路反馈的时候可以忽略各种非线性失真了。

这就是使用了稳压电源的并且NE5532的功放为何声音如此清晰清楚和层次分明并且一尘不染的原因。

而大环路反馈之外的晶体管有一个算一个都回非线性失真运气好就可以得到好听偶次谐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极管反倒是得到了一个最符合就算是等响度曲线之类的效果。

没有整流二极管的非线性的音质效果是人们的内心深处所无法接受的。

人们内心深处并不能接受稳压电源和高精度功放的音质效果。

因为太干净而没有晶体管的非线性失真带来的耐听的效果。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6
maychang| | 2015-11-11 20:21 | 只看该作者
不懂音质评价也罢了,毕竟这是比较晚近的事情,还不到100年。
功率因数可是从有工业交流供电就有的概念。功率因数也来胡说,真乃大shi风范。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7
MENTOR55=55|  楼主 | 2015-11-11 23:51 | 只看该作者
Lgz2006 发表于 2015-11-11 19:56
凡,称孤道寡大师大神总是徒有虚名。
不仅仅不懂得功率因数,不懂因数改善的意义或价值。
更不懂得重放音质 ...

老刘啊!

谢谢大家!

耐听可不是没有接受过本大师教导的人能正确理解的问题的。

耐听问题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这是事实在在的问题。

你说的那些个指标之类本来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作法。

人们应该了解一个喇叭在什么情况下才是最佳的发挥。

想当然的高精度低失真作为商业销售手段可以说说。

但一个喇叭正常发挥的时候并非符合人们想当然的低失真。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8
MENTOR55=55|  楼主 | 2015-11-12 01:0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功放的噪音问题。

其实就是静态工作点的波动。

如果10CM以内听不见时可以接受的。

这个直流工作点的噪音一点都不影响音乐的欣赏。

你的音响必须是要胆味十足的。

否则不可能好听。

谢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9
MENTOR55=55|  楼主 | 2015-11-12 01:12 | 只看该作者
除非使用稳压电源。

否则这个没有输入时候的噪音都不小。

虽然所谓RC儒贝尔可以减小一点但不可能消除。

事实上静态工作点的电压就不可能是稳定的。

因为干扰因素很多但使用稳压电源后可以减小到很小的程度。

这主要还是个PSRR的问题但是这是无法解决的问题除非使用稳压电源。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0
PowerAnts| | 2015-11-12 04:23 | 只看该作者
可惜不能扣分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1
xukun977| | 2015-11-12 09:44 | 只看该作者

此贴得加精了。。。12页的帖子较少!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2
maychang| | 2015-11-12 09:55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5-11-12 09:44
此贴得加精了。。。12页的帖子较少!

这等胡说八道的帖也加精?
难道加精是按照长度来算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3
MENTOR55=55|  楼主 | 2015-11-12 11:41 | 只看该作者
所有的放大电路都有交流工作电路和直流工作电路。

通常交流放大电路有2个极点但补偿可以消除一个。

而直流工作点对于交流放电路来说因为输入端的高通滤波而存在3个极点。

而电压串联负反馈的落地电容可以提供一个零点。

这就是落地电容使用的真实原因。

如果没有这个落地电容直流工作点其实虽然可以稳定但稳定性不好。

对于1875来说输入电容为1uF而输入电阻为22K。

因为反馈的落地电阻为1K为了抵消输入的1uF于22k产生的极点就需要落地电容为22uF而这是考虑到同相和反相输入开环电阻大于220K的情形。

落地电容的使用仅仅就是为了提高静态工作点的稳定程度。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直流工作点即使有3个极点因为衰减震荡的缘故总是会稳定的但是如果干扰比较频繁那么波动就较大了。

而这就是功率放大电路的所谓“底燥”大的原因。

落地电容仅仅就是提高了静态工作点的稳定度。

请时刻牢记本大师的教导。

谢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4
MENTOR55=55|  楼主 | 2015-11-12 11:45 | 只看该作者
也就是说不使用稳压电源的功率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很难稳定。

经常处于因为扰动而导致的波动之中。

这不是交流声。

通常这个波动有几百K幅度几十mV左右。

通常可以在10cm开外而无法被听到。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5
MENTOR55=55|  楼主 | 2015-11-12 11:46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个概念测试题。

本大师可以给外行提出一个思考题。

谢谢大家!

交流输出信号对于直流工作点来说算不算一种扰动。

答案就是不算。

本大师暂时不公布交流输出信号对于直流工作点来说算不算一种扰动的正确答案。

再次感谢大家1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6
MENTOR55=55|  楼主 | 2015-11-12 11:51 | 只看该作者
因为交流信号可以工作在任何直流工作点之上所以无论直流工作点如何变化对于交流放大都没有任何影响。

你的直流工作点可以较大规模地震荡但是20CM开外你只能听到纯正清晰的交流音频信号被正确放大的声音而听不到直流工作的震荡之声。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7
MENTOR55=55|  楼主 | 2015-11-12 11:54 | 只看该作者
几乎所有的放大电路其静态工作点都是不稳定的震荡之中。

仅仅幅度有大有小而已。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8
MENTOR55=55|  楼主 | 2015-11-12 12:25 | 只看该作者
毫无疑问几十年的电子工作者在实践中知道了落地电容使用的必要性。

很可能是示波器主义者。

但从来没有见到有人能从理论的高度产生这个问题。

而如今这个世界性的难题被本大师解决了。

落地电容的使用期是示提供一个很低的极点。

毫无疑问几十K电阻和几十uF的电容产生了一个频率很低的极点。

而这个极点无论如何都回吧高频的极点进行“**蛋分离”而成为一个相位裕量近90的电路。

也就是说当你使用几十uF的落地电容和几十Kd反馈电阻的时候这个就是一个真正的“直流工作点稳定的伺服电路”了。

并且还成功地抵消了输入电阻和电容的极点。

从而把补偿后的交流电路的一个极点给“极点分离”了。。

从而直流工作点成为一个惯性极大的环节。

而对于高频的扰动完全不敏感。

这也是直流工作点比如叠加高频干扰的原因。

但是其平均值是稳定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9
xukun977| | 2015-11-12 17:56 | 只看该作者
maychang 发表于 2015-11-12 09:55
这等胡说八道的帖也加精?
难道加精是按照长度来算的?

此贴是作者看一句书,然后点评一句。
虽说许多电瓶是个人臆测,不大靠谱,但毕竟这个人思考了!相比于置顶的那个精华,直接复制粘贴,个人思考成分=0,要复制也行,你找点冷门的书或知识点,好家伙,本科生都用过的教材也复制,让人大跌眼睛!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40
MENTOR55=55|  楼主 | 2015-11-12 18:17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5-11-12 17:56
此贴是作者看一句书,然后点评一句。
虽说许多电瓶是个人臆测,不大靠谱,但毕竟这个人思考了!相比于置 ...

连徐大都对本大师的教导都表示认可。

其他人还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学习和领会本大师的教导。

认真学习和领会本大师的教导是学习和解决模拟电路问题唯一正确方法。

谢谢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