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振荡器线性原理之新分析

[复制链接]
楼主: jz0095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181
6398| | 2013-7-7 2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xukun977 发表于 2013-7-7 21:54
什么,你是老师?????

要是职业学校或者三本学校老师,感情上我能接受;但如果是>=2本,听起来就是 ...

你们这一伙人,什么maychang,L神马6,Ne5532,还有其他的你们的马甲,在这个坛子里,为所欲为,恶意攻击和诬蔑其他人,只要有人指出教科书的错误,你们就合其伙来对他们进行围剿诬蔑与人格侮辱,要知道,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到你们的所作所为,你们不害羞吗?还想这样继续折腾下去?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2
6398| | 2013-7-7 22:32 | 只看该作者
本人这里的关键点就是,对于输出电压的特殊计算方法。相信,细心的人已经看出来了。这是一种新奇的计算方法,完全不用断开闭环回路,故万全不回出现负载效应,虽然在文仕振荡电路中,由于运放的使用,可以断开而无负载效应。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3
6398| | 2013-7-7 22:38 | 只看该作者
本人的这种计算方法,对于大多说教科书中的震荡电路,都可以有一样的结论,即震荡频率。但也有少部分是不一样的,教科书的中概念,本人N年前,就无法接受,故无法认为其正确。有兴趣的人,不妨使用本人的方法,对于教科书中的例子,进行一下计算,以比较一下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本人的方法完全涵盖了教科书中的方法,虽然他们未必都是对的。然而依然存在一种或多种震荡电路,以本人的方法,是无法计算震荡频率的,当然教科书中的方法就更不可能。但是通过相位为0的振荡概念,是可以计算震荡频率的。关于这一点明白就明白不明白就不明白吧!
本人这里是介绍了自己的方法,有兴趣,可以一试,无兴趣也完全无所谓,但教科书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能再让这些个无赖继续误人子弟,是理所当然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4
jz0095|  楼主 | 2013-7-8 08:55 | 只看该作者
247楼:
“这样貌似不行吧?你这个模型是小信号,而N型曲线是大信号。
由大信号可以推出小信号,但由小推大信号就不行了。”

在模型特性不明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设想自己设定、分段分析。
.
227楼:
“为进一步厘清概念,请分别给出用负阻判断电路可以起振的条件,和用S时电路可以起振的条件:”
现有反馈振荡器用正反馈传输增益、相位设定起振条件;负阻振荡器用 1.单端口S1, 2.双端口S11、S22设置起振条件。两类分析都是使用50欧固定阻抗信号源。可以看出,两个起振条件分析都有局限。
理想的分析应该在真实电路条件下,含有电路全面特性的分析,即,既有端口条件,也有传输条件,而且端口阻抗要真实。如果达不到理想的分析条件,越接近理想的越好。我现在还没有作如此全面的起振条件分析,但是目前看来,降低些标准的分析,技术上还没有大障碍,其余的是工作量问题。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5
jz0095|  楼主 | 2013-7-10 17:52 | 只看该作者
此帖持续至今,总感到在分歧处有没说明白的地方。现在想来,是疏忽了“电路分析”一环。
按照“事实检验”、“电路模型分析”、“数学分析”的重要性,三者的排列应该是:事实判据为首,电路模型的正确性其次,然后才是选用正确的数学工具与分析。
没有正确的电路模型,任何数学工具都是无的放矢。当结果通不过事实的检验时,需要重复检查电路分析和数学工具,直至通过事实检验。这是科学的做法。
而在此帖的争论中,常置电路分析于一旁,以数学分析为判据,不屑验证。这种做法,违背了科学规律,将数学的重要性不适当地拔高,有反客为主的效果。
搞电路的,上述三个环节一个不能少。数学是工具,是有局限性的,适不适合一个应用,需要由结果来检验。例如,广为认可的Bode、Nyquist、S参数分析法,在分析电路的不稳定性上有效,但是在分析振荡器起振的动态过程中就失效。面对事实,不应该迷信权威,皇帝是有新衣的。
对电路的分析,定性分析是第一步,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振荡器的外在是个单端口网络,电路内部的器件需要有输入才能工作,这就需要电路模型有器件的输入端口和输入信号;起振中,输出幅度的增长反映了输入谐振幅度的增长、输入谐振电流的增长,输入谐振回路因此存在电感反电势的影响,等等。这些能够想到的因素都应该被电路模型考虑进去,然后选择能够应付这些问题的数学工具,用事实检验。非此,将不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必走歧路。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6
jz0095|  楼主 | 2013-7-23 17:30 | 只看该作者
不支持现有理论的实例

从图中ac的瞬态包络中可见,其各处斜率不等,反映了能量被放大过程中增益的变化:斜率大的增益大,反之则反。增益不变,能量被放大将产生斜线的包络,且无稳态,这就是现有理论静态线性分析的结论。现有理论因此将稳态机理归于非线性的增益压缩。

但是
,包络斜率显示,增益的变化是非单调的。这说明,增益的变化不是纯增益压缩造成的。因为,随着幅度的单调增加,纯增益压缩造成的包络斜率降低应该是单调的

显然,这一方面说明了事实不支持现有理论;另一方面说明,非单调的包络斜率不可能单纯由非线性产生,而是来自线性振荡的固有规律,增益压缩只是在线性增益基础上的压缩。这意味着,存在着线性的增益变化

如果不同意上述结论,就需要推翻上述的推理,并举例说明非线性是如何引起增益的非单调变化的。

提示:
本帖中的线性增益不是狭义(固定参考)下的概念,而是,例如50/75欧,变参考下的线性增益及变化。非线性的判据,是“达标”的非线性产物。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7
Lgz2006| | 2013-7-30 08:39 | 只看该作者
看过一段视频,感到:有些行为或认识即便人类自身也不太容易理解

咱是那种生产线上真材实料干的那种电工,原本不会对“震荡”“线性”之类理论感生兴趣
253楼“三个环节一个不能少”的认识论点,触使电工把帖子看了2遍
可惜的是,本来理论和应用不应该在沟通理解上出现很大困难,现在却愣是一个没看懂
猜想,建模,推演,结论整个过程,总觉得楼主既有条理又含混
譬如,楼主的“线振”与其对应的“非线振”,在拓扑或指标上区别是什么
          那个R01是原理机制的还是理论参数的
         如其强调“本线性分析不涉及非线性”线性增益不是狭义(固定参考)下的概念”等等
               何不先把“线性”概念搞清再说
         ------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8
jz0095|  楼主 | 2013-7-30 20:11 | 只看该作者
线性
放大器有线性和非线性之分,现有振荡器理论也有线性与非线性之分。
振荡器的非线性理论指,谐波平衡法之类,是本线性分析不涉及的。这是“本线性分析不涉及非线性”所指。
现有的线性分析,如本帖所说,不是真正的振荡器分析,而是“不稳定放大器分析”。理由,一是采用放大器分析条件(固定50欧测量系统),二是使用的是放大器的判据(负斜率相频特性),三是缺少线性稳态的分析(分析不完整)。本线性分析就是要填补完整的线性-振荡器-分析的空白。

通常对“线性”或者非线性的认识,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其伴随的条件,即,通常的线性,是在“固定参考阻抗”条件下的线性。当源阻抗固定时,提高源的输出幅度,电路将产生非线性产物。
但是横向看,“变参考”下(例如50、75欧系统),同一电路在不同参考阻抗系统下,增益改变了,但是只要幅度足够低,电路仍然可以是线性的。
相比之下,“变参考”的线性概念是广义线性的概念,“固定参考”是“变参考”的特例。这种广义的概念,电工们虽然以前没接触过,但是这些现象是会见到过的,原理有事实作支撑、是不难理解的。

既然“变增益”可以是线性的,那么线性与非线性的判据,就不是看增益是否变化,而是要看非线性产物是低于线性标准(线性),还是高于线性标准(非线性)。这种判据,在工程实践中是常见的。
由于器件的非线性本质,既使不能实现完全的线性,但这并不影响存在理想线性理论的合理性。对放大器是这样,对振荡器也是此理。本帖的线性,就是基于类似“变参考”,或者是“增益是置端的函数”的原理展开的。在“线性变化增益”的线性仿真下,完成了单位增益线性振荡器稳态机理证明,填补了线性振荡器分析的空白。此线性稳态的证明,无需借助于非线性的增益压缩。

R01是模型参数,但是,是有物理量支撑的。该物理量主要是,电感反电动势e的等效电阻re,这在前面说过了。
此证明中有猜想,但是都是有事实做后盾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9
jz0095|  楼主 | 2013-8-3 18: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z0095 于 2013-8-3 18:36 编辑

路线图


这两张图初步奠定了正确分析线性振荡器的路线图。
左图起振包络展示了起振的全过程,这为分析设置了应该达到的目标
右图是187楼振荡器实验的图。实验通过调节电路有负阻回路(此处是输入回路)的净阻Rnet,改变着电路的增益。这是实际电路的Rnet调节电路增益的实例
实验揭示了,左图中,是Rnet的变化导致了包络斜率的变化
这个实验指明了线性分析的路线图:从Rnet的变化入手从发掘导致Rnet变化的因素入手,分析起振过程的机理。
瞬态包络还显示了,斜率的非单调变化,说明了增益的非单调变化。如254楼所分析,增益的非单调变化,是由线性增益变化造成的;线性增益变化的原理如256楼所说。
因此,此瞬态包络是存在线性增益变化的证明;本帖的动态置端线性仿真,从数学上展示了线性增益可以变化。
发掘线性起振过程的机理,需要从实际电路、物理量,和,模型两方面入手。不从这两方面入手相互印证,就不能保证新原理的正确性。相互印证,是本帖内容看起来复杂的原因之一。

从本人掌握的有限资料来看,现有线性理论除了“振荡器有源电路输入阻抗具有负阻”的事实以外,其他对负阻特性的认识、等效电路建立的依据、振荡过程的判据等等,基本上是从猜想到猜想,没有事实作支撑,有不少硬伤。缺少相互印证,也是现有理论“简单”的原因之一。
现有理论只要拿不出瞬态包络规律的分析说破天,也是失败的,需要从自身的方方面面认真找原因。
欢迎讨论、提问。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0
Lgz2006| | 2013-8-4 08:43 | 只看该作者
原本是冲着楼主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来的,奈何隔行如山
咱虽说是最为普通的,倘若得明白楼主之新分析,其他所有人也必将明了支持

楼主自述已经够多了,大家感觉是“入魔”,可咱觉得是乱哄哄的,就想捋一捋,慢慢来
先看题目:“线性振荡器------”,256楼又说“放大器有线性和非线性之分,现有振荡器理论也有线性与非线性之分”
   那么,确切说是“线性的振荡器”还是“线性的分析”
   若是前者,那么,放大器主要以失真指标区分的,振荡器如何界定线/非

别人似不关心,说让咱明白就行:$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1
jz0095|  楼主 | 2013-8-4 12:58 | 只看该作者
"先看题目:“线性振荡器------”,256楼又说“放大器有线性和非线性之分,现有振荡器理论也有线性与非线性之分”
   那么,确切说是“线性的振荡器”还是“线性的分析”
   若是前者,那么,放大器主要以失真指标区分的,振荡器如何界定线/非"

回复:
首先,题目是:“线性振荡器原理---”。原理是需要分析出来的,所以有原理分析之间的对比。
原理是要与事实对应的,线性原理就需要有线性的振荡与之对应,这是理想的愿望。振荡器线性与非线性的判据与放大器的一样,是看其非线性产物的相对幅度。
但是,由于器件本质上的非线性,理想的愿望难以实现。
振荡器的工作原理比放大器的复杂,它是个“変增益”系统。放大器一般是固定增益系统,它的変增益是与非线性产物相联系的,该変增益的专用名称:增益压缩。
但是,变增益不都是增益压缩,本分析中的変增益,只要电路器件的参数不变,変增益就可以是线性的。

理想的线性振荡难以实现,理想的线性振荡器理论是可以期盼的。因为有渐近线性的低非线性产物的振荡,渐近的极限就是理想的线性,理想线性振荡的原理,就是线性振荡器原理。本线性仿真已经证明了线性振荡的原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2
Lgz2006| | 2013-8-4 14:32 | 只看该作者
狡黠的丈四和尚,勿怪最牛最狂最云的都摸不着那头脑

电工看来,“线性放大器”与“放大器的线性分析”完完全全不是一回事儿,你懂的
不必自述,简单扼要明确回答楼主所欢迎的“提问”:本帖主题到底是1.对线性振荡器的新研究;2.对振荡器的线性分析法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3
jz0095|  楼主 | 2013-8-5 07:07 | 只看该作者
Lgz2006,你的问题好奇怪,新研究总要有内容,展示内容的过程就是展示分析方法的过程,这些要紧吗。你要搞清楚什么问题?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4
jz0095|  楼主 | 2013-8-5 17:13 | 只看该作者
感兴趣是好事。你的问题不难回复,我回答的内容就有帮助和自捋头绪的作用。只是问题的性质不是非黑即白,不是yes or no能解决的。解决问题是目的,手段的繁简属于水平问题,水平问题不必强求。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5
Lgz2006| | 2013-8-6 07:29 | 只看该作者
春晚有个刘谦耍魔术,那边有个老抽玩算术,这个是什么?幻术邪术2选一
难怪老H说是走火入魔,简直是拿纸糊个假13——糊弄鬼呀
明明说好了欢迎提问的,现在的叶公都不好龙了?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本想看看怎样补充“电路分析“一环,还想见识不寻常的R01
破绽多了,可面对如此乱象,还不该先来点儿“概念统一”吗?
看看那些凡人不解的一堆:渐进线性低非线性广狭义线性达标非线性,还有那个匪思R01

那段视频是:一个外国人有板有眼儿地折磨一个充气娃娃2个小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6
jz0095|  楼主 | 2013-8-7 07:36 | 只看该作者
原不打算回复了,后来想想还是说一下的好。

Lgz2006想把问题搞清楚,我也是在认真对待的,比如,对线性的概念、振荡器非线性判据的回答。回答内容超出了接受的程度并不一定是内容的过错,如果认为“破绽多了”,那正是深入的切入点,为什么要放弃呢?如果你能指出破绽,那是你的功夫,是我乐于见到并愿意改正的。

我还要说一句,提问希望直接、有针对性、进行技术讨论;不希望见到一付摆出战斗姿态挑衅式和不切题的评论,好像非此就不会讨论似的。我不是不会针锋相对,我只是认为于事无补,不想这么干而已。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7
jz0095|  楼主 | 2013-9-6 09: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z0095 于 2013-9-6 09:24 编辑

内容重复,删除。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8
jz0095|  楼主 | 2013-9-6 09:21 | 只看该作者
为方便查询,我将把本帖内容整理成两三篇**,上传到首帖供下载。先发中文的,或许视需要,再发英文的。**中修改了一些笔误,也增加了一些新内容。不能保证没有新笔误,欢迎指出,也欢迎提问、讨论。
曾考虑在有影响的刊物上投稿,但是现实让我失望。现在投稿收费,还不能保证排上队;加上本帖内容挑战现有理论,篇幅又长,要在短时间内被多数人理解,存在技术和观念上的障碍。投稿兴趣大减。好在我不需要为评职称投稿,没有压力,就贴在网上展示一下。

第一篇:“了解负阻.pdf”,可从首帖下载。

如果想私下讨论,也可以邮件联系我:jz0095@hotmail.com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9
hzdyl| | 2013-9-7 14:09 | 只看该作者
maychang  xukun实在是多余。和jz0095不管怎么说,可以讨论,可以辩论,可以争论。和W1“大师”有什么可说?  发表于 2013-7-7 20:17
这个maychang太讨厌了,GP不懂,妄想在大师面前耍大刀,你有哪个金刚钻吗? 
6308大师,说的很是正确,不是你GP能理解的了的。虽然本人并非很愿意看或研究lz所说的,但你,就个捣乱的。本人要举报你,技术问题,gp不懂,就会人身攻击,对于你这号人,就2个自,举报!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00
hzdyl| | 2013-9-7 14: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zdyl 于 2013-9-7 15:10 编辑
jz0095 发表于 2012-11-1 10:50
我跟有关软件公司技术团队就我写的“线性振荡器分析”至今已经有过多次认真的书面交流,现在思路更加清晰。 ...

嗯,看来您下了很大的功夫!精神可嘉!
虽然,本人没有看你的这些资料,但还是感觉,这都是小信号的理想化的分析。然而,事实上,不少震荡电路的稳定,是因为电源电压的限制。 而小信号电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考虑电源电压的问题。 这是个非线性电路,应该没有成熟的方法吧? 非线性电路理论貌似存在,但本人没有什么研究,也就不说了。
但对于,振荡电路为何振荡,如何稳幅,本人还是很清楚的。的确,严重的非线性,导致了输出幅度可以稳定。
以LC三极管的振荡电路为例,显然,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一个上电产生的谐波频率信号,因为可以导致电路对于此信号,相位为0,增益大于1,所以,就可以振荡了,以小信号的观点来说,就是发散振荡。然而实际的电路是受电源电压限制的,所以,理想来看,输出的是方波信号,然而这就振荡了。但方波不可能出现,因为振荡只能是相位为0的信号,所以,已经很清楚了,相位为0的那个信号,必然振荡,也可以说LC的选频导致,因为其它信号,相位不是0,而必定不能自己激励自己振荡。 所以振荡信号,必然出现。 那么,如果电路参数变化,例如beta变化,LC等参数值的变化,都有可能,那么还会自己震荡吗? 还可以产生振荡,只是频率变化了。 因为可以说,上电过程或噪音吧,存在无数频率成分,一定会有满足电路相位为0,以及增益大于1的情况,事实上LC的三极管振荡电路,就是放大电路,就是增益大于1,以至于远远大于1的。 所以,不用担心振荡的问题,一定会振荡的,因为上电或噪音,存在无数或认为所有的频率成分,或认为,对于预期的振荡频率,上电过程或噪音,足以提供此频率信号成分。

嗯,严格来说,以本人的振荡原理来说,不存在选频一说,这是过程教科书的说法,很可能就是非常错误的。 因为振荡的频率,就一个频率信号,无论如何选频,都是有一定范围的信号,但这些信号中,只有一个可以振荡,其它因为非相位是0,则必定无法自己激励自己。 这也就是反馈传递函数中,AF=1,分母为0的情况,这意义只能是,无输入时,可以有输出,但相位必须同相。只要开环放大倍数大于1即可。

依本人的振荡原理,不存在负阻的说法。有精确和正确的计算振荡频率的方法,但负阻,的做法,除非能够与正确的做法相符合,否则负阻有可能会出现错误。貌似国产书籍中,有一些错误,振荡频率是错误的,但发现他们有用负阻之概念,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负阻可能不是那么地对。 因为计算震荡频率,就必须开路,怎么开路? 电子电路,很难开路,大部分。小部分可以。这涉及到负载效应问题,没有负载效应,就可以开路,有负载效应,开路计算,就肯定是错误的。 例如使用运放的文氏振荡电路,就可以开路,没有负载效应,但发射极有电阻的LC振荡电路,就不能随意开路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