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讨论] 细节决定一切

[复制链接]
12113|251
 楼主| MENTOR55=55 发表于 2016-4-28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自己震荡问题。

谢谢大家!

必须要明白的就是。

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都是0的时候。

此时的电路可以不必看作反馈电路。

而是一个自己激励自己的电路。

自己是输入同时也是输出。

震荡频率当然就是穿越频率。

这毫无疑问。

那么我们把增益大于1看作启振条件。

是因为在震荡频率的这个穿越频率附近。

与震荡频率相差不多的频率会出现增益大于1的情况。

但是受制于负反馈的作用后实现的就是AF=1。

那么略小于震荡频率的增益大于1。

这就是启振条件。

但稳定震荡的时候就是所谓的AF=1了。

是略小于震荡频率的信号的增益大于1而导致的启振。

对于稳定性的判断也是一样。

我们需要知道在穿越频率附近的频率相位裕量不是0即可。

奈氏稳定性判据可以简化为相位裕量大于0即是稳定。

再次感谢大家1

对于所有相位系统都是成立的。

而不仅仅是最小相位系统。

谢谢大家!
 楼主| MENTOR55=55 发表于 2016-4-28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稳定性需要增益裕量和相位裕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谢谢大家!

更不存在什么稳定裕量。

稳定性判断方法仅仅就是相位裕量而与增益裕量无关。

这是任何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反馈工作的都心知肚明的东西。

再次感谢大家!
 楼主| MENTOR55=55 发表于 2016-4-28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教科书和学术界真的看明白奈氏曲线了。

谢谢大家!

那么就不可能存在增益裕量的说法。

仅仅就是相位裕量就足够判断稳定问题了。

再次感谢大家!
 楼主| MENTOR55=55 发表于 2016-4-28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波特图上。

谢谢大家!

存在3个穿越频率的相位为-180度。

那么就存在3个自己振荡频率。

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教科书和学术界从来么有说过这个简单的必定在现实中存在的事情。

这说明教科书和学术界是不懂装懂的。

再次感谢大家!
 楼主| MENTOR55=55 发表于 2016-4-28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3个自己振荡频率。

谢谢大家!

依然是通过自己激励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

无需考虑负反馈的问题。

更不用反馈框图。

而是自己既是输入的同时也是输出。

就是这样计算。

而且这样计算就是完全正确的。

信不信由你!

再次感谢大家1
 楼主| MENTOR55=55 发表于 2016-4-28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启振通常是由略小于震荡频率的信号导致的。

谢谢大家!

这个略小于震荡频率的信号的增益大于1。

所以必定可以启振。

而稳定的时候就是震荡频率了。

从理论上看。

就是自己激励自己。

就是自己既是输入也是输出。

就是这样的。

再次感谢大家!

 楼主| MENTOR55=55 发表于 2016-4-30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教科书和学术界来说。

谢谢大家!

看不懂奈氏定理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奈氏自己是否能理解其自己的理论都是一个问题。

所以本大师总是交到你们说。

千万不要忘记小学数学。

你会解方程恰好证明了你的小学数学不及格。

如果小学数学毕业并且获得硕士学位了。

那么你为何要解方程呢?

腐败函数?

Yes It is!

方程仅仅就是一个懒惰的小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加减乘除而已。

复变函数也是一样的道理。

当然。

对于西方人来说。

浑身都是科学精神。

一切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都是脚踏实地和踏踏实实的。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

再次感谢大家! 

然而腐败函数并不存在一个小学生无法理解的事实。

如果一个复变函数不能让小学生明白稳定如何判断。

那么这个腐败函数就是其发明者也不明白的事实。

如果奈氏不能让一个小学生明白其稳定判据。

那么这的确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谢谢大家! 
 楼主| MENTOR55=55 发表于 2016-4-30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

谢谢大家!

凡是整天捧着教科书。

来证明自己无知的人。

肯定就是离不开教科书中的。

教科书也不是全都错误。

而是绝大部分正确的。 

只是其作者并不能理解罢了。 

你能看懂一个定理的证明。

不代表你可以证明这个定理。

不知道国产教科书是何居心。

总是给出一个定理的证明。

这能证明你会证明吗? 

No这只能证明你会抄书。

再次感谢大家! 

 楼主| MENTOR55=55 发表于 2016-4-30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只有一个穿越频率。

谢谢大家! 

即使存在N个-180度时候的增益大于1的频率。

只要相位裕量大于0那么就不会震荡而是稳定的。

如果相位裕量小于0那么必然震荡而不稳定。

而且此时可以有N个发散振荡的频率。

再次感谢大家! 
 楼主| MENTOR55=55 发表于 2016-5-2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的音响领域。

谢谢大家!

因为还无法制作高速高精度功放。

以及对于失真的错误认识。

导致了人们还无法制作合格的音响。

再次感谢大家!

当人们还无法使用反馈放大电路制作合格的音响的时候。

所谓的D类数字功放出现了。

原则上说理想的数字功放可以相当于模拟的失真很小。

但数字功放肯定能会产生其它严重问题。

但通常人们可以通过打补丁的方式解决。

谢谢大家!


 楼主| MENTOR55=55 发表于 2016-5-2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还真是一个笑话。

谢谢大家!

或者说是真理和哲理。

人们其实做的一点都不够。

例如人们本应该可以设计N级放大电路的。

但是数字化出现后。

因为量化的频率不可能很高。

所以反倒给模拟放大电路钻了可以不求上进的空子。

这真的是一个哲理。

虽然多级放大电路设计肯定困难重重。

但不是无解。

但数字化给了放大电路可以不向多级进军的理由。

再次感谢大家!
 楼主| MENTOR55=55 发表于 2016-5-2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如稳压电源领域。

谢谢大家!

人们依然做的不够。

只能而且只有使用7805类的稳压电源。

任何高精度的稳压电源都还没有被设计出来的时候。

而这是本应该可以被设计出来的但是人们没有进行设计。

而此时开关电源出现了。

以至于人们可以理所当然地不进行比7805更好的稳压电源的开发了。

数字化总是给模拟提供了一个出路。

而且是可以不求上进的出路。

再次感谢大家!
 楼主| MENTOR55=55 发表于 2016-5-2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的运放依然是NE5532。

谢谢大家!

比其好一些的也就是OPA627和AD797等少数的几个了。

260427521112134等远不能与5532相提并论。

再次感谢大家!

而且5532属于胆味风格所以就更好了。

AD797于NE5532几乎完全一样。

就好像797是照着5532的参数来设计的。

这里说的是频率特性。

谢谢大家!
 楼主| MENTOR55=55 发表于 2016-5-2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频率特性上看。

谢谢大家!

OPA627是极少的几个能超越5532的。

但价格昂贵并非现实。

人们虽然却乏起码的电路尝试。

但人们的听感都没有问题。

OPA627确实如图797一样都是好听的运放。

这是从频率特性的角度说的。

频率特性几乎就是音质的决定因素。

当然如果有一定胆味就更好了。

再次感谢大家!
 楼主| MENTOR55=55 发表于 2016-5-2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4562从指标上看。

谢谢大家!

貌似比5532强许多。

但从频率特性角度看。

其实低于5532虽然相差很少。

但5532依然优于4562。

只有627和797之类的才是能超越5532的。

再次感谢大家!
 楼主| MENTOR55=55 发表于 2016-5-3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隧道二极管的问题。

谢谢大家1

这是属于变增益的问题。

增益可正可以负还可以为0的问题。

在单调区域内可以看作线性的。

毕竟负反馈可以提高线性度。

但交越处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稳定。

电子技术领域的所谓负电阻问题可以看作变增益问题。

事实上即使隧道二极管的电阻都是正的而仅仅就是斜率可以为负数。

这就是变增益。

你们的所谓条件稳定等问题显然依然就是概念错误。

条件稳定和绝对问题不能用一个茶杯来表示。

往里面灌水就是绝对稳定。

而反过来就是不稳定。

No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这是个变增益的问题。

因为即使VI特性也是静态特性。

仅仅增益是变化的。

再次感谢大家!
 楼主| MENTOR55=55 发表于 2016-5-3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奈氏判据是针对线性系统的。

谢谢大家!

非线性系统极其复杂。

绝非只有变增益一种形式。

就像隧道二极管一样。

仅仅就是一个变增益罢了。

非线性相当于微分方程的系数都是时变的。

这就意味着很难判断稳定性问题。

变增益仅仅就是非线性的一种情况而已。

再次感谢大家!
 楼主| MENTOR55=55 发表于 2016-5-3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电路。

谢谢大家!

非线性主要表现在温变的非线性问题上。

通常人们会说非线性的时变问题。

但对于半导体来说温度变化是一个标准的非线性问题。

也就是说非线性系统又包括了温度变化问题与时间变化完全等效。

再次感谢大家!
 楼主| MENTOR55=55 发表于 2016-5-3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线性问题。

谢谢大家!

是学术界提出来的。

所以其必定存在诸多缺点和错误以至于无法和实际情况温和。

非线性系统绝非学术界极其受害者们所理解的谈虎色变。

事实上。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

会更加有趣和丰富多彩。

其稳定反倒更容易。

甚至比奈氏判断来的更简单。

这显然是来自起码的哲学道理。

再次感谢大家!
 楼主| MENTOR55=55 发表于 2016-5-3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

谢谢大家!

有很多电路。

线性的小信号电路是不能稳定的。

但是受制于电源电压等非线性因素后反倒很容易稳定。

这绝对是教科书和学术界以及其受害者们完全无法理解的。

事实上这3者连奈氏判据都是无法理解的。

再次感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