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模拟电路》=《电路原理》+器件模型”补充几句:
一门学科(或课程)有其所涉范围,否则就不用分类了。
譬如:《量子力学》考虑的是“零温”(其实没有温度概念)且场是非量子化的,《量子统计》(统计力学的一部分)则是考虑多体统计问题其有温度概念,而《量子场论》则把电磁场量子化成了光子气。作为量子理论的三大块,其有各自的疆域,但却紧密地联系着。
回过头来看看《模拟电路》、《电路原理》和《器件物理》。
1)《电路原理》给出了基本的电路理想模型
2)《器件物理》给出了器件(主要指有源器件,如半导体器件)的物理原理,其是器件模型的基础。
3)《模拟电路》就是建立在《电路原理》给出的电路模型和《器件物理》给出的器件模型基础之上的关于“功能电路”的分析与设计。虽然“电路模型”和“器件模型”是《模拟电路》的基础,但《模拟电路》更关注的是“电路”的功能,这是其主题。有了“功能”才有价值,才可谈得上后续的设计。
附加说明两点:
其一,学好《电路原理》,需要有点《电磁学》基础,科班出身的应该没什么问题。
其二,要想学好《器件物理》,起码得有《量子力学》、《量子统计》和《固体物理》等的基础。估量一下自己的能力,否则建议直接接受相关器件的模型描述,而作为《模拟电路》的基础,仅此就够了。模型有多种(仅是简易和精度之间的平衡),选择合适的即可。
附带再啰嗦一句:没那分析能力,就别谈设计了。
|